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多种隐蔽行贿手段盘点:送巨额贺礼 赞助买新房(3)

2014年06月03日 08:43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手段陆

  昂贵的药品

  案例:某三甲医院妇产科主任王某某、副主任钱某某、组长张某某,在确定对本组患癌症的病人使用化疗药品种类时,接受化疗药品供应商委托的推销人俞某的请托,安排给癌症患者使用多西他赛注射液(多帕菲)化疗药品。俞某根据上一个月用药量,每月按时以每瓶130元左右的标准,先后向上述3人支付好处费合计40余万元。

  检察官点评:药品供应商为让医生大量使用其昂贵的化疗药品,从一支售价400余元的药价中拿出130元用于行贿医生。对肿瘤病人使用的化疗药物多西他赛注射液(多帕菲),销售价比出厂价高出约290元。近年来曝出的多家药商行贿丑闻,也揭示了销售环节巨大的利益给商业贿赂的发生留下了空间。

  防贪锦囊:医药本应为大众,唯利是图太贪心。减少流通多环节,消除贿赂是根本。

  手段柒

  造假的标书

  案例:某招标代理公司招标部主任王某某在负责分配物资招标项目任务、审查招标文件、组织并主持招标、评标工作等工作时,接受投标人请托后,商定由王某某帮助其投标公司中标,事成后,投标公司按中标金额3%或3.5%给予王某某好处费。王某某为确保该公司中标并顺利供货,私下为投标人咨询投标规则,帮助修改投标文件的商务部分和技术部分,并将招标人对新中标企业考察的要点和要求泄露给投标公司等方式,相继帮助两家投标公司多次中标,并按约定收受贿赂人民币815万元。

  检察官点评: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招投标本应该是一场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行为,而一些不法公司往往通过牵线搭桥的方式,与招标方相关部门人员进行非法交易,破坏公平竞争的氛围,进而导致工程招投标领域行贿受贿之风盛行。

  防贪锦囊:组织招标应合规,公平竞争无是非。贪欲驱使改标书,滑向深渊人不归。

  手段捌

  虚高的税费

  案例:某国有公司业务部主任李某在单位实施“销售返运费”的促销奖励过程中,与某实业公司联系,为本单位虚开运输发票。李某与某实业公司负责经办此事的秦某共同商量后,分别向各自单位谎称对方单位需要提高发票税费比例,共同贪污公款13万元。

  检察官点评:原本只需支付开票金额6%的税费,被二人合谋向双方领导虚构事实提高到了10%,之后再次提高到了13%,多出来的开票手续费被二人瓜分。这种利用管理漏洞内外勾结侵吞公款的行为是典型的贪污行为。

  防贪锦囊:管理机制不规范,漏洞迭出贪腐现。堵塞缺失建机制,制度铁笼把权限。

  手段玖

  “黑色”的轿车

  案例:某学校办公室主任蒋某希望在自己40岁时,能买一辆轿车,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在老婆不同意出资的情况下,他打起了学校物资处置的主意。蒋某在负责处置学校废旧物资过程中,私下与收购方达成协议,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处置学校物资,用收受的贿赂款购买了一辆轿车。又如,张某某利用负责全市某工程项目验收和资金拨付的职务便利,向有关中标单位打招呼,使包工头熊某承接到多个项目分包工程,他向熊某暗示自己喜欢某品牌轿车。熊某立即送给张某某一辆该品牌轿车。

  检察官点评:贿赂赃款去向出现汽车消费新动向。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拥有私车既给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带来便利,又满足了个别人的虚荣心。于是,汽车便成为人们追求的物质需求。在查办的贿赂犯罪案件中,受贿赃款除传统的购房、炒股、投资及一般消费外,汽车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点,有的直接收受小汽车,有的用收受的贿赂款购买小汽车,有的让行贿方为其购买加油卡、汽车GPS等用品,承担更换轮胎、刹车片等费用。

  防贪锦囊:汽车时代已来临,消费观念应理性。莫让爱车成“黑车”,戒贪少欲能保身。

  手段拾

  虚假的合同

  案例:某集团公司袁某某身为资产运作组项目部经理,在处置单位教育中心项目过程中,某地产公司经理彭某通过中间人钱某某,向袁某某表达了竞买该地块成功后,将给予好处费的意思。经多次协商,确定好处费为人民币350万元。袁某某为掩盖其在资产处置中收受贿赂的事实,假借其情妇周某名义,与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居间服务合同》。合同载明:“周某协助该地产开发公司与教育中心项目所有方签订购买意向协议,协助确定拍卖公司,提供意见和项目情况。地产开发公司获得该项目后,自愿支付周某居间服务费350万元。”最后,袁某某以周某的名义署名。袁某某在帮助投标方以2900万元成功中标该项目后,该地产公司陆续以“居间服务费”名义,向周某的银行卡上转入好处费人民币200万元。

  检察官点评:面对巨额金钱诱惑,自作聪明的犯罪分子玩起了“魔术”,企图以虚假的居间合同掩盖其收受贿赂的行为。这样的小把戏怎能逃出检察官的火眼金睛。

  防贪锦囊:假作真时真亦假,假的岂能变成真。虚假合同难蒙混,机关算尽误前程。

  编后

  以上职务犯罪十种典型作案手段,是当前检察机关在查处职务犯罪案件中经常遇到的,可以说并不鲜见。之所以做成一个专题调查,是因为当前中央不断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新一届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分析研判处置反映党员领导干部涉嫌违反党纪和国法的问题线索,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只有找出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对以上作案手段的分析,提醒相关部门,要找出制度漏洞,完善监管措施。只有真正把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落到实处,强化责任追究,才能不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也才能遏制腐败,减少腐败发生的几率。沈义 陈天祚

【编辑:王永吉】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