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个体暴力事件的治理思路

2014年06月11日 10:1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逐步深入,转型期社会矛盾问题不断凸显,暴力性的极端事件呈现出高发、易发的态势。可以说,每一起暴力事件的背后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情境因素,其发生的过程、指向的对象以及利益的诉求均存在不同。但是在这些事件的背后,一个基本的特征已经逐渐清晰起来,那就是暴力事件的发生越来越表现出“个体化”与“底层化”特征,暴力事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毋庸置疑的是,每一起暴力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均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效应,公共舆论对于极端性的暴力事件倾注了持续的关注与广泛的讨论,并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情绪。

  从每一个暴力事件造成的结果来看,社会效应的主要反应者为普通群众,其效应的产生表现为三个阶段:态度、情绪、思维。事件爆发的最开始,其传播速度通常超越了时间、地域、阶层的范围,群众最开始的反应是“态度性”的,多表现为震惊、恐慌、疑惑等等;其后,随着事件具体细节的不断呈现,群众对暴力事件的反应开始转换为“情绪性”,多数是愤怒的、谴责的、忧虑的,也有表现为冷漠、同情、心痛等等;最终,暴力事件产生的社会效应是引起全社会的思考,并反思其产生的内在根源与防范的具体办法。

  在这里,我们重点关注这种社会效应带来的两个“逆向”影响,也就是说,借助社会效应的传导机制与过程,个体暴力事件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反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模仿,加剧了其对社会建设的破坏。第一,媒体播报的负面效应。一些媒体针对暴力事件本身具体实施细节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传播暴力事件效果,报道立场的模糊以及对应急安全防范的过度解读,容易造成社会公众的恐慌情绪。同时,借助现代化传播工具的应用,暴力事件容易形成示范效应,进一步催生新的暴力事件出现。第二,公众信心的负面影响。在当前我国社会,群体矛盾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时刻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质疑与挑战,普通群众社会信心的塑造一方面来源于对正常社会生活秩序的依赖,另一方面依托于政府信息的权威性与行为的公信力。而近一年来不断发生的多起有针对性的暴力事件不断挑战政府的权威性,同时又因为其造成的巨大社会伤害,严重影响了民众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支持。

  当前个体暴力事件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性因素,应对、解决和防范暴力事件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就必须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与阶段性来说,暴力事件的治理策略可以从“法”“理”“情”“术”四个方面入手。

  法制保障,服务为先。社会边缘群体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是社会发展不能丢弃的一部分,这一群体由多种成员构成并且在就业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社会转型期,底层群体的社会情绪已成为影响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稍有失误,就有可能将潜藏积聚的社会不满激化,演化为激烈的社会冲突,对社会稳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因此,要强化依法管理理念,依靠法律来规范个人、组织的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监督和保护公共权力,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以理论事,民主协商。在现代国家发展与社会治理进程中,只有真正保障社会中弱者和底层的权益,才能保障现代化进程的合理性和道义的合法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畅通阶层利益表达、拓宽民主协商渠道,是一个政府文明执政方式和社会和谐生活方式扎根的过程。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加快健全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和博弈机制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网络论坛,开展网络调查,扩大与社会各个群体的联系面,及时掌握他们的日常生活、利益诉求和价值判断。

  以情动人,注重宣传。面对恶性的个体暴力事件,社会宣传媒体应当形成对受害者关怀、对施暴者同声谴责的共识。暴力行为本身的残忍性与破坏性使其在现代社会任何地区都不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选择这一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对社会的仇恨以及对其他群体的报复,任何条件和理由都是不能成立与不能接受的。同时,在暴力事件社会舆论的形成发展中,尤其是在新兴媒体,一些网络意见领袖、知名公众人物的言行应当予以适当的劝导与规范,要警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舆论的操控与误导,要破除公众舆论宣传中的遮蔽性效应。

  技术支持,共同治理。随着社会发展,政府对社会的单向度管理需要逐渐转变为同社会各个阶层的合作治理。从暴力事件防范本身来讲,一方面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技术装备,丰富治暴的手段,在组织体系上构建源头治理,做好预警工作;另一方面要强化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发挥好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充分调动普通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社会治理合力。另外,无论是在暴力事件发生之前还是在事件发生之后,对于社会各个阶层群体的情绪疏通与引导将成为处置暴力事件的关键所在。原载6月9日《学习时报》(本报有删节)(刘博)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