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对食品企业要多一些“卧底”执法

2014年07月22日 10:38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相信这些知名连锁快餐企业在选择供货商的时候,也一定有一套甄别、把关程序,甚至执法部门在例行执法检查也会有一套程序,可为什么都没有发现问题呢?原因在于缺少卧底执法。

  很多时候,这些检查、把关,都是一种事先打招呼的方式。对于企业来说,被检查变成了迎接检查,结果可想而知。就像福喜公司一样,有两套系统,一套是对内的,一套是对外的。当然,呈献给合作企业或监管部门的都是天衣无缝的对外系统。这也是这么多知名企业失察、监管部门不知情,甚至当地政府还给企业“食品安全先进单位”的原因所在。可反观媒体的卧底调查,则不一样了。

  现实当中,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大都是由媒体卧底发现的,然后是监管部门跟进。可事实上,消费者多么希望颠倒过来,先由监管部门发现,再由媒体曝光,但现实屡屡让人失望。而当媒体卧底曝光之后,执法部门前去执法,竟然还被厂区保安“挡驾”一小时,进去之后又被挡驾两个小时的现实!不得不说,监管执法从头到尾的疲软,不给力,才是问题的关键。

  福喜公司是美国独资企业,它的母公司在美国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都没有出现太大问题,但来到中国就“水土不服”,生南为橘、生北为枳。外资企业“入乡随俗”,说到底是这个大环境使然。

  所以,一定要认识到,不是媒体比监管部门厉害。事实上,相比媒体,监管部门有着更为便利的执法条件,但之所以慢半拍,最关键的原因是执法方式不对。什么时候,监管部门也能像媒体这样来一些卧底执法,才能够真正让违法企业长记性。(王攀)

【编辑:刘艳】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