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让法治的阳光照亮社会每个角落

2014年07月31日 08:3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南方日报评论员

  今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召开,除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的议程之外,将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党的全会上,中央将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法治建设对于治国理政的重要意义。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日益深入人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指出,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执法犯法甚至徇私枉法,严重损害国家法制权威;公民包括一些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说明我们党对于法治建设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同时也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明确了努力方向。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以来,特别强调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劳教制度、涉法涉诉信访、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等领域的一系列改革,让公众看到了中央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坚强决心;浙江张氏叔侄强奸案、河南李怀亮涉嫌故意杀人案、萧山出租车劫杀案的纠正,让公众对于司法公信力充满更高期待;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开、重大案件庭审微博直播、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上线,让公众逐步树立起更深入人心的法治信仰。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集体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专题聚焦依法治国,这是依法治国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的直接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都要求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十分庞大和复杂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重点是提高立法质量,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强化立法论证、立法调研、立法评估,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切实增强法律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法律的权威性,更好地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关键是加强法律的实施,要坚持严格执法,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要坚持公正司法,增强司法公信力,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基础是推进全民守法,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切实增强法治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全体人民要树立法律意识,养成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行为习惯。

  依法治国,奉法者强则国强。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此时尤需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让法治的阳光照亮社会每个角落。

【编辑:王硕】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