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莞法官人均结案数连续7年稳居广东全省第一

2014年08月05日 16: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我同意离婚,孩子由女方养,抚养费我父母代付。脚伤痊愈后我找个工作好好赚钱,争取多给老婆些抚养费。”今年3月21日,31岁的东莞市吸毒人员卢某当着法官的面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确认。

  “之前我们连卢某的人都找不到。”东莞市第一法院中堂法庭一名法官表示,“最后还是在法官助理的帮助下,在卢某的父母家找到了他,送达了女方的起诉书并最终调解结案。”

  “社区法官助理”是2010年东莞法院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一项改革措施:由法院挑选村(居)调解干部或后备干部,协助法官参与案件调处,旨在加快案件办理、降低办案阻力、减轻司法“最后一公里”的末端梗阻现象。此措施推行后,基层法官的文书送达、案件执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司法“最后一公里”的顺畅程度大大提升。截至目前,东莞已聘任“社区法官助理”528名,基本覆盖全市(村)社区,而设置“社区法官助理”的地方则基本实现了“小矛盾不出村(社区),一般矛盾不出镇(法庭)”的目标。

  今年7月8日,最高法院在济南召开第三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作为全国唯一一名来自中级法院的代表,东莞中院院长杨宗仁分享了经验与心得。

  加速“微循环”流速

  在如此大的工作压力下,东莞近年来努力以改革为动力,破解工作难题。加速“微循环、延伸末梢深度、扩大侧枝循环成了破解工作难题的重中之重。

  2013年,东莞全市法院共审结案件10万余件,法官人均结案234件,连续7年人均结案数居全省第一。其中,20个人民法庭审结案件5.6万余件,承担了全市基层法院65.35%的审判任务,法官人均结案更是超过350件。

  为了加快“微循环”流速,近年来,东莞法院在程序方面调解优先、集中管理流程,送达、财产保全、调查取证等环节均有专人负责;实体方面,快速处理中心成立,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等简易案件得到模块化处理;技术方面,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得以推行。

  延伸触角成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另一重要手段。从2009年开始,东莞法院在全国首创“社区法官”制度,在各镇街100%设立“法官工作室”,定期到工作室办公,力争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有的法庭还设立了劳动争议巡回法庭、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在辖区镇街人力资源分局、交警大队交通事故处理中心等矛盾集中的地方派驻法官,以期第一时间化解纠纷。

  在此基础上,2010年,东莞又探索建立了“社区法官助理”制度,力图将触角延伸得更长、更远。2011年起,各人民法庭在辖区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设立诉前调解室,并与派出所、司法所、交警大队、劳动分局等部门建立起重大敏感和群体性案件第一时间信息互通机制和调处纠纷对接机制,借力妇联、商会等群众组织和社团组织,实现了辖区司法协作体系全覆盖,形成了基层社会治理合力。

  2012年初,东莞永成公司因转产高新技术产品,需要关闭数条老旧的小家电生产线,裁减837名员工。工人提出近2000万元的高额赔偿。在东莞三院清溪法庭和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双方理性对话,最终达成1300万元的调解协议。在这个案例中,多元化解决纠纷是关键。

  重点解决个案

  解决好个案自然是人民法庭工作的重点,让法律知识和守法意识在“最后一公里”散得开,传播得远,让人民法庭在“治病”的基础上还能“防疫”,则是更高追求。

  在案件压力异常繁重的现实中,人民陪审员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让陪审员对外发散的关键是“陪而能审”“审而能了”。为防止陪审变“陪衬”,东莞向社会公开选任人民陪审员541人,建立了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参审和监督考核机制,试行人民陪审员“2+1”合议庭审判模式,形成两个陪审员即可形成多数意见决定案件结果,从而使裁判结果更多地融合了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观。2013年,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共计陪审案件16643宗,陪审率达98.87%,人民法庭陪审率更是达到100%。今年6月9日,《人民日报》还以《东莞陪审不再作陪衬》为题,报道了东莞法院的有关做法。

  互联网思维是东莞法庭普法工作的又一个利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执行难一直困扰着各地法院。面对这一顽疾,自2011年3月起,东莞一院以及东莞一院石碣法庭、东莞二院大朗法庭等法院和派出人民法庭在全国率先利用微博对人民法庭执行的案件老赖实行“张榜公告”“直播抓老赖”“悬赏查财”,东莞三院邀请媒体和代表委员“见证执行”“集中执行”。上述活动通过互联网极好地宣传了法律之威,实现了解决个案与普法宣传、办结案件与化解舆情、锻炼队伍与树立形象之间的平衡,有效弘扬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在正义网评选出的政法影响力微博排行榜中,东莞一院的官方微博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政法十大影响力微博”。

  培养法官的“黄埔军校”

  “能让法官们下得来、留得住、上得去,是末梢工作稳健有序的关键。”在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上,东莞中院院长杨宗仁说。

  在东莞这个“世界工厂”和“全球制造基地”,经济发展迅速、人口结构多元化使各类纠纷逐年增加,人民法庭案多人少矛盾十分突出。

  “能让法官们下得来、留得住、上得去,是末梢工作稳健有序的关键。”杨宗仁在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上说。为了让法庭留得住人才,2007年9月,东莞市政府专门发文,明确规定法庭所管辖的镇(街)财政每年向法庭提供人均不低于4.5万元的一般项目经费支持。在职级方面,在党委支持下,20名法庭庭长全部高配为正科级,32名副庭长配备为副科级。15名法官解决了副科级职级,科级以上法官占法庭法官总数的37.43%。

  2009年以来,基层法院新招录的218名大学生中,50%被分派到人民法庭工作。目前,在法庭工作的法官占基层法院法官总数的40.8%。在政法编制无法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经市委支持,从2011年开始,东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给全市法院460名政府聘员指标,从事审判辅助工作。聘员的工资、社保、医保等福利待遇均由市政府财政拨付。

  东莞中院提供法庭干警锻炼机会,优先从具有法庭工作经验的人员中选拔领导干部。据统计,近年来,共有50余名法庭的法官到中院挂职锻炼。目前东莞三个基层法院领导班子成员中,有7人曾担任过法庭庭长,全市法院123名庭长、副庭长中73%的人具有法庭工作经历。

  在司法“最后一公里”的征程上,人民法庭逐渐成了东莞法院系统解决群众纠纷的桥头堡、法院改革工作的试验田以及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人民法庭面对着最基层的群众纠纷,直接影响着微环境的好坏,我们接下来将继续加强对人民法庭工作的支持,希望能让司法的‘最后一公里’更顺畅、更和谐。”2014年7月31日,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到东莞二院虎门法庭调研如是说。

  (记者 陈捷生 通讯员 马远斌 王创辉 实习生 陈梓薇)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