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寨”贵金属交易所骗局:白领32炒金血本无归

2014年08月21日 10:37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喂,××先生,您对投资有兴趣吗?”“你有意愿投资么?如果愿意,可以加入我们的QQ群。”

  这样的电话,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所谓的交易内容,就是黄金、白银这类听起来高大上的贵金属。

  近日,杭州萧山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了解到,有不少市民接到过类似电话,更有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态,把多年积蓄投入他们可能并不了解的领域。

  对此,警方发出了预警。同时,在萧山区范围内,警方已经开展行动,会同监管部门积极调查,对发现涉嫌诈骗、非法经营的公司将依法严打。

  白领凑32万炒金,一分钱都没回来

  近年来,随着国内楼市不景气,股市表现不佳,贵金属作为投资避险工具,成为民间游资追捧的对象。

  纪先生是杭州市萧山区一家公司的员工,这段时间,他同样为投资发愁。

  今年7月初,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名姓李的男子。据说,这名男子在珠宝销售公司工作,被很多人称为“李老师”,而他的正式职业是资深理财师。

  聊天时,“李老师”介绍说,自己公司有个热销产品,类似期货但保证升值。可以通过珠宝公司的网上交易平台,购买一定数量黄金、白银、铜等贵金属,但并不是实物交易,而是类似期货中的合约,通过贵金属交易平台不断更新的行情数据,进行买卖交易。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纪先生先投了几万元给“李老师”打理。刚开始,回报颇丰,纪先生每天都看到自己的账户几百元几百元的赚钱,尝到甜头的他陆续将资金追加到10万。

  然而好景不长,纪先生持有的贵金属价格突然暴跌,很快就血本无归。“李老师”爽快承认自己判断失误,并打包票,一定让纪先生翻本。

  纪先生又东拼西凑拿出数十万元给“李老师”打理,没想到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在共计损失32万余元后,纪先生再也无法联系上“李老师”。

  高楼大厦里的,不一定就是正规公司

  纪先生的遭遇并不是个案。经统计,杭州萧山警方目前已接到10多位投资者的报案电话,称被电话或网络诱惑参与贵金属投资被骗。

  为此,萧山警方联合区市场监管局,专门就贵金属交易,开展了一次全区范围的专项摸排。在经营范围包含贵金属的39家交易公司有中,有9家可能涉及网络平台交易不规范操作。

  民警说,这类公司大多租用高端写字楼,有的租用整层楼,装修豪华,销售人员少则十几人多则百余人,且每位销售人员配有电脑,通过电话和网络营销贵金属产品,营造公司有实力的假象。

  而他们吸引的对象既有“白领”阶层,也有退休老人、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

  公司开设的贵金属交易平台更是种类繁多,24小时营业,当天可以买进卖出,操作相当方便。

  民警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贵金属投资公司打着合法的旗号,实际自建平台,行情高低起伏的数字不是市场博弈的结果,而是人为操纵的数字游戏,投资者只亏不赚。

  特别是此类公司的投资者从投资开户至交易过程均通过电话、传真、QQ传递资料、网络平台交易等方式操作,造成损失上当受骗后,相关的服务器电子交易数据和门户网站程序也已删除,证据无法固定,给公安司法机关定性处理追究法律责任带来难度。

  警方表示,对于这些“山寨”贵金属交易所,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打击处罚,另一方面,广大市民因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尽量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投资。

  □通讯员 张科顶 本报记者 朱寅

【编辑:高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