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身份证记载年龄存疑 推定未达刑事责任年龄

2014年08月21日 15:34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参与互动(0)

  【案情】

  2013年5月,被告人姜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其身份证记载的出生日期是1994年6月9日,但姜某交代自己的实际出生日期为1996年7月22日。

  【评析】

  有观点认为,居民身份证为国家法定的身份证明文件,应以身份证登记的日期为依据来判断被告人姜某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

  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理由如下:

  1.对被告人姜某身份证记载的年龄不能排除合理怀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对证据的真实性,应当综合全案证据进行审查。对证据的证明力,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从证据与待证事实的关联程度、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审查判断。证据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共同指向同一待证事实,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的,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被告人姜某出生时间正处于上世纪末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比较严格的时期,其父母反映的在报户口时为了不被罚款,将姜某的出生日期提前两年,符合当时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且有大量其他证人证言均与身份证记载情况不符,故不能排除被告人姜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可能性,应按照“存疑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进行掌握。

  2.证明被告人实际年龄的证言之间能够形成证据链。单独的书证不能确证案件的量刑事实,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贯彻证据链规则,即相互印证规则。本案除了姜某父母提供的证言外,姜某的邻居及亲友均提供证言证实姜某系1996年出生,且证据互相能够印证,法院审查未发现有伪证现象。

  3.推定姜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符合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对于没有充分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已经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确实无法查明的,应当推定其没有达到相应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本案中,由于受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限制,被告人姜某原始的出生证明文件无法找到,其确切年龄已经无法查清。如果按照姜某身份证记载的年龄计算,姜某犯罪时年满18周岁,刑事处罚结果将发生巨大差异。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根据该条规定推定姜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

  (陈亚男 李林清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人民法院)

【编辑:朱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