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对责任人一撸到底才能让“官仓鼠”绝迹

2014年09月25日 15:30 来源:燕赵晚报 参与互动(0)

  高世鹏(河北冀州)

  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河北、四川、河南、吉林四省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从边上学边领钱的“娃娃官”,到现在虽经几轮清退但仍触目的数字,“官仓鼠”顽症曝出不少编制管理之乱,更成为侵蚀财政资金的黑洞,有的地方追缴资金动辄上亿元。人们关注整治吃空饷成绩单的同时,更期待问责能让背后的操盘手现形。(今日本报B03版)

  编制本来是被定额化的稀缺资源,但在长袖善舞的掌权者手里,却成了信手拈来的寻常物件,他们利用手中的职务便利,随意将亲属子女安插入编,大吃旷工饷、病假饷、冒名饷、死人饷、多头饷、违纪违法犯罪人员饷、挂名饷……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吃空饷手段不仅让调查者瞠目结舌,更进一步凸显出各地的编制管理十分混乱。

  从制度层面上来讲,我国对编制的管理是很严格的,从机构设立到进人用人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对吃空饷者,更是多次进行清理。例如,早在2005年,中编办在全国开展清理吃空饷工作;2006年,当时的人事部出台《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2007年,中央编办、监察部颁布实施《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然而,在中央多次清理的情况下,吃空饷病为何久治不愈呢?

  笔者通过仔细研究发现,对涉及吃空饷的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不到位是主要原因。从以往经验来看,各地一把手对吃空饷行为查处的重视程度不够,处理起来往往高举轻放,所谓严厉惩处也不过是党内处分、收缴违法所得等,这种轻描淡写的问责不仅难以起到震慑后来者的作用,更容易给大家留下一种吃空饷没事、大不了退钱的印象,变相纵容了吃空饷的现象,造成了屡禁不止、屡治屡冒的尴尬局面。吃空饷是公然侵蚀公共财政,属于利用非法手段欺骗获取不当得利,完全可以归为诈骗罪或其它犯罪,而且相关涉事人员涉嫌造假,即使不犯罪也属于违规违纪,理应严惩。

  对此,有专家提出,一方面应公开编制人员、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让吃空饷者没有办法玩潜伏;另一方面,应把整治清理吃空饷常态化,定期大扫除。笔者认为,这些监督手段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加大对以权谋私者的处罚力度,说什么都是白搭。因此,笔者建议:一是要将吃空饷者所在单位的领导一撸到底,无论职务多高,一律降为科员,因为他的不闻不问对吃空饷的形成负有直接责任;二是要让司法部门及时介入,追究造成吃空饷行为的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相信这两招一出,“官仓鼠”必然绝迹!

【编辑:王硕】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