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佛山“最强环保执法”:立案上千罚款2400万

2014年10月09日 09:4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今年以来,一场被称为“史上最强”的环保执法行动在佛山展开。1月—8月,该市共出动环境监察人员4.5万人次,立案处理1048宗,罚款2400万元,立案处理宗数和罚款金额分别同比增长81.52%和188.96%。

  但是,在这样力度空前的环境整治风暴中,仍有少数不法企业顶风作案,在被责令停产整改期间,偷偷摸摸启动污染设施继续生产。

  一边是力度越来越大的环保执法,一边是企业在利益面前的铤而走险,在这样的“猫鼠大战”中,违法偷排是否能够彻底禁绝?

  “一岗双责”明确责任主体

  9月10日,佛山市、顺德区两级监察部门对顺德区及容桂街道两级环保部门领导及直接责任人共9人分别作出行政警告、行政记过、行政记大过、行政降级及调离工作岗位等处分。因为根据媒体暗访,顺德存在企业污水直排现象。

  这只是一个开始。9月23日,佛山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佛山市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了“一岗双责”的责任主体。未来,佛山各区政府及市有关部门领导干部既要履行职务对应的岗位业务工作职责,还要履行环保工作职责。以往“一岗双责”仅见于安全生产等极少数领域。

  此前,《佛山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排污工作的实施意见》已于6月中旬获得原则通过,当时就被媒体解读为“最严厉环保政策”。8月11日,佛山市还印发了《环境保护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目标直指政府部门各层级负责人。

  空前的高压,是佛山多个环保新政策体现出的共同特征。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在一次微访谈中表达了对环保的态度:“老百姓对于GDP增长9%还是10%,并不是特别关心,但是所有人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水质量非常关心。对这个问题我们高度重视,而且心急如焚。”

  仍有少数企业“顶风作案”

  在这种背景下,一场规模空前的环保执法大行动在佛山展开。

  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里,佛山共立案处理违法排污企业1048宗,罚款金额2400万元,二者分别同比增长81.52%和188.96%。

  9月11日,顺德区再次召开环保工作会议,宣布启动“铁腕治污”百日行动,针对违法排污行为打一场歼灭战。“不管是对事对人,都要一查到底。对执法人员,要建立好台账制度,出现问题全部倒查。”顺德区区长黄喜忠说。当天晚上,环保执法人员兵分多路对10镇街进行突击排查。

  在佛山5区中,顺德由于企业数量多,环保执法的力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今年1月—8月,顺德共出动执法人员1.5万余人次,检查企业7337厂次,其中立案查处709宗,同比增长87.6%;移送司法机关案件数为10宗,去年同期数据为0。

  但是,即使在这种强压之下,仍有不少企业在“顶风作案”。9月28日,联合执法人员在顺德区龙江镇检查时就发现百欢皮革厂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建成投产,且未配套污染治理设施,案件正交由环保部门核实查处。

  这种现象并非个案。8月中下旬以来,顺德在30多天时间里发现有790多家企业存在环保或其他证照问题,这些企业被责令整改,另有206家存在违法排放污染的企业被立案查处。

  设“环保警察”加强强制手段

  沉重的环保监察执法压力,也倒逼佛山不断提升执法力度和强度,提升违法企业的违法成本。

  佛山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和顺德区公安局环境犯罪侦查中队同时揭牌成立,成为全省首个正式设立的“环保警察”机构,负责立案侦查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全面参与环保执法,提升环保执法效率和威慑力。

  顺德同时在各镇街公安分局设立环境侦查工作组,专职从事环境保护的刑事调查取证,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一起开展联合执法巡查。

  顺德区环运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以前该区主要靠环保部门一家开展环境执法,“单独打斗”,由于执法的强制手段有限,遇到很多难以克服的阻力,如不少企业关上大门,不让执法人员入内检查,阻挠调查取证工作,甚至组织人员围攻环保执法人员,公然暴力抗法。

  “近段时间,由于采取了公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方式,环保执法人员能顺利地进入企业检查,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和移送刑事处理的速度都得到加强。”这位负责人说,仅一个半月时间,就将14家涉嫌严重环境违法的企业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拘留24名企业负责人,震慑违法分子的效果非常明显。(南方日报记者 张培发 赵越)

【编辑:高辰】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