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斩断“亲缘腐败”关键在以法治权

2014年10月24日 10:45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以往权力动辄干预微观经济的做法,应该改变。政府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构建市场环境、维护公平交易秩序上,而不是动不动就直接介入市场,甚至成为经济主体。

  近日陆续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情况通报显示,14个被巡视的对象中有7个地方和单位出现干部亲属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另有数据表明,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与领导干部腐败的“关联度”相当高。

  官员亲属子女经商办企业的问题,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而是由来已久,民间对此早已颇多诟病。只不过很多时候,一般公众对此乱象往往无能为力,而有关部门治理起来也因为个中情形错综复杂,难以找到很好的对策。

  这一次,中央巡视组第一轮巡视整改情况的披露,再一次将这一问题摆了出来,并明确指出,亲属子女经商与官员腐败有着极高的关联。这或许意味着,接下来,以往那种“一人当官全家发财”的“亲缘腐败”,该是深度清理的时候了。

  不过,结合以往的治理效果看,仅仅停留在法规、文件层面的约束,显然已经难治沉疴。专家表示,从1979年至今,共有100余项法律法规及政策涉及干部亲属子女违规经商问题,然而实际效果却并不见佳。因此,有必要采取更加严厉的举措,甚至是霹雳手段,由表及里,标本兼治,以求彻底杜绝“亲缘腐败”。

  首先,从个案入手,严查官员子女亲属利用权力及其影响力获取不当利益的情形。鉴于“亲缘腐败”的模糊性、隐蔽性,不妨尝试从落马官员开始,调查其违纪事项中是否存在类似腐败的情形,并顺藤摸瓜,彻查严办。这样,既可以最大可能挽回经济社会的损失,还社会公众以公平,也能够进一步摸清“亲缘腐败”的操作手法和规律,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

  再者,遏止“亲缘腐败”的关键,仍在于依法制约官员的权力。一方面,应该尽快推动管办分离,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应该分开,不能再延续以往的做法,让官员自己去反自己的腐败。必须要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不仅要强化内部监督,也要拓宽社会监督的渠道。这样,相关的政策法规才不至于打了折扣,甚至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也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权力公开运行,目前有些地区已经开始搞“权力清单”,其好处在于官员的权力完全公开,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一体周知,这样,官员再利用影响力进行暗箱操作就会变得困难,相关的秩序也会慢慢发力,从而逐步构建起一个新的秩序。

  此外,以往权力动辄干预微观经济的做法,也应该改变。政府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构建市场环境、维护公平交易秩序上,而不是动不动就直接介入市场,甚至成为经济主体。“做官就不要想着发财”。投身公共事务不能总是想着浑水摸鱼,以权力来寻求回报。这应该是现代政治的基本共识,也是公共治理的底线。 □华西都市报特约评论员胡应斌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