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警惕“车震门”背后的桃色化反腐

2014年11月06日 09:31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有关官员“车震”的消息最近引发关注。珠海一市民在网络上发帖,曝光珠海市交通运输局培训科科长陈某与其妻“车震”四年。(11月5日《南方都市报》)。衡阳市纪委官网正式通报,“车震”一事调查处理结果,对当事人市政府研究室主任黄健骅、市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副主任李佳免去现任职务,并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1月5日《新京报》)

  有关官员的桃色新闻,历来就是引爆舆论的作料。从“开房”、到“通奸”、再到“车震”,无论表达词汇如何创新,它指向的都是官员的私生活作风问题,但诸多案例表明,它又不仅仅是停留在官员私生活范畴内的道德问题。这是在观察官员的桃色新闻时,必须正视的前提。

  除却个别的官员桃色新闻确系因“敲诈勒索”而被伪造之外,倒在私生活上的官员,往往都并非止于作风问题。特别是一些腐败官员的曝光,首先就是因为牵涉到私生活作风问题,才引发舆论的关注和纪检部门的介入,最终才“拔出萝卜带出泥”。在某种程度上,揭秘官员私生活正在被当成一种扳倒问题官员的手段与捷径。即便是那些拿着官员私生活进行敲诈的案件,也是因为利用了官员自感“不干净”不敢声张的弱点。

  事实上,对于官员私生活作风问题的警惕已经上升到制度层面,如“通奸”一词去年以来多次出现在落马官员的官方通报中,就足以说明问题。虽然在目前的刑法等法律条款中,未对“通奸”进行明确的界定。但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与他人通奸,情节严重的,可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官员的私生活问题,注定不能以普通公民的视角来看待。一者,私生活存问题的官员,其公共形象与公共操守,已然难以赢得民众的信任;其次,官员的私生活问题,往往是倚仗公共权势的支撑。他们之所以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手中的权力与资源恐怕才是最大的砝码。在某种程度上,官员私生活品质如何甚至可以被视为是权力约束是否严格的一个重要标尺:当官员严于律己,权力得到有效约束,官员陷入桃色新闻的几率自然不会高。

  至此可以厘清,官员桃色新闻的频现,至少蕴含两层信号。一是,当前的权力约束并未能彻底挤干权色交易的空间,官员依然拥有某种身份优势来赢取“美色”;二是,当民众将官员的私生活视为反腐手段,甚至不择手段,予以夸大甚至伪造,以求引发关注,其指向的民间反腐渠道与空间的逼仄仍有待改善。如此,才能真正告别桃色化反腐的“捷径”,回归公民监督与举报的正道。□朱昌俊(华西都市报评论员)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