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少年不可欺:让每一位创造者都“不可欺”

2014年12月03日 11:26 来源:河北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一篇名为《少年不可欺》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传,作者“NIKO EDWARDS”(以下简称NIKO)发文指责优酷网为陌陌科技制作、发布广告片时,抄袭他和几个朋友利用气球、照相机、GPS等装置为地球拍照的经历和成果。随后,优酷网在官方微博上回应称,已展开专项调查,如属实将严肃处理。陌陌科技也表示,已在全平台停止对此视频的推广。(据《新京报》12月1日报道)

  一边是19岁的“熊孩子”,一边是网络视频行业巨头,这场“不在一个重量级上”的PK一夜之间便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不管“气球拍地球”到底是不是炒作,也不管这场较量的最终结果如何,起码有一点值得我们欣慰——今天,“尊重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全社会都在关心。

  无需否认也无需遮掩,一段时间以来,原创不受尊重、知识产权被随意侵犯的状况大量存在。从以假乱真的“Nokir”、“Samsing”手机,到号称为用户“私人订制”的“今日头条”;从曾经炒得沸沸扬扬的郭敬明抄袭案,到最近被有关部门关闭的人人影视、射手网……不管是科技领域还是文化领域,“拿来主义”都大行其道。著名作家余华就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自己遭遇的尴尬经历——

  卖书的摊贩看见我站在他面前,就拿起一本《兄弟》递给我,热情地向我推荐此书。我拿着书翻阅了一下,告诉摊贩:“这是盗版。”“不是盗版,”摊贩认真地纠正我的话,“是山寨版。”

  余华由此感叹,“山寨”一词在中国深入人心之后,也让抄袭、盗版、模仿、恶搞、诽谤等原本被视为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获得了存在的借口。

  我们不妨看看这样一组数据:有媒体统计,美国知识产权交易平均达到了一件37万美元,在美国排名前十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平均赔偿额是9.9亿美元;国内公司的专利损害赔偿额平均不超过50万元人民币,而在知识产权交易上,国内公司平均一件不到5万元人民币。回过头来再看此次“少年不可欺”事件,或许正是由于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优酷和陌陌才敢于先以“合作”为诱饵吸引NIKO的团队拿出创意,然后再找借口将他们“一脚踢开”。

  不尊重原创、不注意保护知识产权,后果是非常可怕的。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原创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以新药研发为例,科普网站果壳网称“研发一种能成功上市的新药平均要耗费25亿美元”。而在巨大的投入之后,并不是每一位创造者都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回报。另一方面,正如一位时评人所言,创新是一种“公共品”,具有“非相克性”,产生这种发明的代价很昂贵,但复制它的成本却很低廉。所谓的“创意”一经公布,便有被抄袭和仿冒的可能。如果创造者被普遍认为是“可欺”的,作为理性经济人,企业和个人就很有可能选择眼下能够得利的“山寨”和“模仿”,而不是干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此,整个社会的创新动力和热情必然被严重削弱。

  “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番话,高瞻远瞩、发人深思。没有创造力的国家,也就没有竞争力。而“山寨”横行、原创“可欺”,必将导致创新的萎靡。从现在开始,让每一位创造者都“不可欺”,并成为全社会孜孜以求的目标。□张 博

【编辑:叶攀】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