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从个体角度审视改革效果应成共识

2014年12月11日 08:2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医改五年来,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每年增加超过20%。不过从统计数据看,政府对医疗卫生的巨大投入并未减轻个人的直接负担,个人绝对卫生支出仍在逐年上涨。对此专家认为,民众一直抱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缓解。如果医院运行机制、补偿机制没有变,医药费用增长不能有效遏制,那么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依然有限。

  这一次,专家的表现让人有些暖心。以往,专家总给人以“砖家”的印象,他们似乎生活在真空中,没有任何生活经验,总是习惯“语不惊人死不休”。虽然,这样的“砖家”会被舆论所唾弃,但是因为这种倾向性发言背后通常有着利益交换,所以那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专家们并不在乎。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名和利。只要名利双收,即便被冠之以“砖家”的称谓,又如何?所以,当这一次专家能够俯下身去,实事求是地对医疗改革做一个客观评价时,当然值得点赞。

  其实,对于医疗改革,专家完全可以按照以前的惯性,作出一个比较简单的判断,他们可以大言不惭地纸上谈兵:根据“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在目前基础上再提高40元,达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这将大大减轻人们看病贵的压力,并有效改善人们的就医环境。这是一种偷懒但又似正确的推理。因为,所有的数据都是真实的,医疗投入的确每年都在增加,而且增加幅度达到20%以上。可问题是,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纸面上的推演在现实中可能遇见种种问题,所以最终的结论就不能只来自逻辑推理,还需要辅以现实调查。这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一点,有时也只有专家能够做到。

  所以,看到医疗投入增加的新闻,一般人会得出居民将直接受益的结论,但专家不能浮皮潦草,他们必须以各种视角对问题作更深入的分析。幸运的是,在《医改蓝皮书: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中,专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关键问题:医疗投入的资金并没有完全惠及到居民头上,在其落实过程中,医院、药企成为了分得蛋糕最大的人。结果,政策的红利被利益集团以各种手段与名义“巧取豪夺”,最终患者个人承担的医疗支出并没有显著减少。这无疑是一种反常,这种反常背后,既有一些群体习惯性谋利的冲动,他们在想方设法地赚取更大利益,也有制度上设计不够清晰的问题,医疗费用的涨幅之所以远远超过物价的涨幅,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药品的销售和采购制度不够完善。

  因此,评价医疗改革应该重申个体视角。要从个体角度看,经过改革后个人的医疗负担是否真的减轻?如果减轻,就说明医疗改革落到实处,如果没有减轻,而政策已经作出关照,那么一定是政策的执行环节出了问题。此时,可以从如何使个体获利的角度出发,重新梳理政策执行与落实的各个环节,看制度是否完善,看执行是否走偏,看运行是否公正、透明。只要能够明确政策最终的目的,是让包括每个个体在内的整体普遍受益,就会找到发现问题的视角与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与策略。很多时候,问题之所以久拖而不能解决,根本原因,在于个体视角的缺少,以及基本评价标准的模糊。

  其实,不仅医疗改革需要从个体视角审视具体效果,其他的改革也是如此。改革既可以是宏大的叙事,改革也必然会影响到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改革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实现数字增长,还应该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改革中获益,成为改革的受益者。此次《医改蓝皮书》关于医疗投入的评价就给人这样的印象。其实事求是的态度,个体视角的立场,无疑给我们评价和判断改革效果提供了一个宝贵参考——改革可以从个体视角切入,改革的目的是改善与促进每个人发展。乾羽(江苏 教师)

【编辑:叶攀】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