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法警:背铐改前铐 嫌疑人权利保障越发人性化

2014年12月19日 02:19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法警:背铐改前铐嫌疑人权利保障越发人性化
在市三中院暂看室里,李宝福给待审的犯罪嫌疑人递水。京华时报记者谭青摄
 李宝福为犯罪嫌疑人戴上更牢固轻便的脚锁。

  老法警李宝福干这行已近20年,他从最初的基层法警,逐渐成长为北京一所中级法院的法警队长。与他刚工作时相比,提押嫌疑人的约束手段,已由“背铐”式改为人性化的“前铐”式;限制嫌疑人行动的手铐、脚镣,材质也变得更轻便舒适。在一系列的细微变革中,李宝福见证了北京法院在司法中保障人权的点滴进步。

  □提押

  手铐在前摔倒防损伤

  12月17日清晨6点,天空刚露出鱼肚白,市三中院办公楼的法警支队内,灯光接二连三亮起,走廊上人来人往。“大家抓紧准备!到院里集合,准备出发!”市三中院法警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李宝福边喊边向外走去。顿时,三中院上空警灯闪烁,警车呼啸而出,前往位于豆各庄附近的市第一看守所提押当日受审的嫌疑人。

  上午8点半,警车回到法院。这天,法警们总共提押到5名嫌疑人,他们一路戴着手铐,双手垂在身体前,被带往市三中院主楼B2层的暂看室里候审。

  李宝福说,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在提押嫌疑人时,法警都会采用“背铐”的方式约束嫌疑人,现在则变成“前铐”。“不要小看这一细微的变化”,采用背后戴铐的方式,嫌疑人走路时一旦不注意滑倒,或者过门槛时被绊倒,就没法用双手支撑,会造成不必要的磕碰伤,“身前戴铐就不一样了,即便摔倒了,还能自己用手撑地,不会造成意外的损伤”。

  早年间,犯罪嫌疑人戴手铐、脚镣等戒具非常普遍。无论是轻型犯罪还是重刑犯,法院的囚车一到或者被告人被带上法庭时,老远就能够听见“哗啦哗啦”的脚镣声。但记者发现,这5名嫌疑人戴的并不是通常人们熟知的“银色手镯”,而是一种黑色的手铐。李宝福介绍,现在法警队提押所使用的手铐不再是过去的金属材质,而是由硬质的软性材料制成,“金属手铐戴久了,会感觉特别磨手腕,软性材料制成的手铐就舒服多了”。

  与软质手铐相同的还有嫌疑人戴的软脚镣,这种被法警们称为“脚锁”的戒具,两端有两个内为钢丝外包胶皮的脚环,中间由一截一尺左右长的钢丝外包胶皮绳连接。李宝福告诉记者,这种“脚锁”是北京法院吸取近年来国内其他法院提押或开庭时发生被告人脱逃、自残等事故教训,采取的一项既能保证安全又非常人性的新措施。从2012年开始,本市法院系统开始使用软脚镣,用于约束出庭受审的嫌疑人。

  □候审

  提供饮水中午还管饭

  “现在宣读一下候审期间的纪律,不准交头接耳,有事要打报告……”李宝福向嫌疑人宣读完纪律后,嫌疑人被关进暂看室候审。暂看室外,3台空气净化机一直处于运行中,“三中院成立时间短,硬件条件有限,暂看室位于地下二层,空气流通不好,所以专门配备了空气净化机。”值班法警告诉记者。

  “现在的条件还是好了很多,我刚干法警时,屋里摆几张桌子就成了法庭,更别说其他的条件了。”李宝福接过话头,一边翻看登记册,一边回忆早年的经历。李宝福说,法警们在备勤时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暂看室的条件差,工作一天下来,会异常疲倦,“法警们累,嫌疑人肯定也累,现在的条件还是改善了很多”。

  “报告,我想喝点水”,言谈之间,暂看室内一名嫌疑人提出了申请。“等一下,马上就来”,李宝福很快端了一杯水递给这名嫌疑人。整个候审期间,李宝福和其他法警不时为嫌疑人端去热水。

  李宝福说,早年间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法院都不提供饮食,现在除了最基本的饮水和如厕保障,如果嫌疑人候审或庭审赶上了午饭时间,法院还会为他们提供热馒头或花卷等主食。

  □开庭

  突发冲突法警上前护

  一上午近4个小时,李宝福带领法警在各法庭间巡视,整个一上午的开庭和宣判井井有条、平稳有序。平静的法庭秩序当然是最好,但有时也会有一些小插曲,而这些小插曲往往暗藏着危险。

  李宝福说,三中院审理各类重大刑事案件,被害人非死即重伤,而他们的家属要么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出庭,要么在旁听席旁听,“有的被害人家属一看见被告人,马上就控制不住了,朝着被告人扔东西或冲上来就要打”。遇到这种情况,法警就要以最快速度护住被告人并想办法控制局面,不能使嫌疑人受伤,“法警替被告人挡住拳脚,这并不稀罕”。

  李宝福说,由于“欠账还钱、杀人偿命”的观念根深蒂固,被害人家属的过激情绪和行为尚可理解,但嫌疑人的行为要由法律来做出惩罚,“法治的理念就是要依法办事,不能因为嫌疑人做了坏事,就让他在庭审时受到伤害”。除了安抚被害人家属的情绪,法警队员们还要临时客串心理疏导员。李宝福说,有的嫌疑人对判决不服,在暂看室内大喊大叫,遇到这种情况,法警们会耐心劝说,“以前遇到这种情况,也许就是冲着嫌疑人一顿严厉的批评。现在我们都会做他们的疏导工作,让他们尽快平静下来”。

  □感言

  只要要求是合理的我们都尽量去满足

  作为市三中院资历最老的法警之一,李宝福目前主要负责领导、指挥提押嫌疑人的工作。回忆起从警以来的经历,李宝福印象最深刻的是2003年的制度变革。当年,《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押解规则》开始实施,其中要求司法警察执行法庭押解时,不得侮辱或变相体罚被告人,在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指令“请打开被告人的戒具”后,应立即打开被告人的戒具等等。

  李宝福说,规则下达之后,在对待嫌疑人的态度上,法警们逐渐产生了转变,“过去我们的态度还是比较强硬的,过去的嫌疑人也是非常怕警察的”,而现在法警们全部都能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也使得有些嫌疑人会对法警不敬,甚至爆粗口。但即便如此,法警们还都会尽可能地保障嫌疑人的权利。

  “嫌疑人也有自身可求的权利,只要他们的要求是合理的,我们都尽量去满足。”李宝福说,除了基本的吃喝外,如果嫌疑人提出有关自己案情的法律问题,法警们也会帮忙解答或找来承办人解答,而这在过去是绝对不可能的。

  态度转变的同时,制度的变革也在推进。

  在李宝福的记忆里,除了给嫌疑人换上的软脚镣、手铐之外,死刑会见制度也是一项重大变革。他认为,让死刑犯会见家属,体现了司法的人性关怀,也减少了死刑犯及其家属对社会的抵触和对抗。但死刑会见的工作也给法警带来了更大的考验,因为罪犯一旦被宣判死刑,情绪会产生较大波动,各种不测风险会随之上升,自杀、自残等极端情况都有可能出现,因此每次死刑会见都需要有多人看守。

  李宝福说,虽然他谈不出什么大道理,但通过自己的工作,深切感受到法警工作越来越细,嫌疑人的保障也越来越全面,“从小处说就是越来越人性化,从宏观上说就是越来越注意尊重和保障人权”。

  京华时报记者张辅评张剑

【编辑:程涛】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