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盘点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诈骗案:装领导多为骗财

2015年01月03日 10:31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装领导为骗财 假军警多骗色

  检察院发布此类案件特点 提醒市民加强防范

  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干部和军人四处行骗,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和军队的威信和信誉。据统计,2011年至2013年之间,朝阳区检察院共办理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人民警察)或军人身份、职务进行招摇撞骗的案件共计35件,涉案人员47人。近日, 朝阳区检察院对外发布了此类案件的特点。

  如被害人王某相信张某谎称的中央党校主任的身份并与高层领导关系密切,希望通过张某的人脉扩展其生意而上当受骗。被害人鲍某想在湖南长沙办一个文化产业园区,请托周某拿到文化产业园区的项目批文,相信周某虚构中情局局长的身份,被骗取金丝楠木的佛像、木方、茶台和椅子等物。

  检方表示,犯罪分子冒充中央机关领导或关系密切人员都是为了骗取当事人钱财。而在冒充普通人民警察和军人中,部分嫌疑人是为“骗色”,同时骗取女性少量财物。检察院办理的冒充普通军人和警察的19件案件中有11件骗取女性与其发生性关系。

  嫌疑人许某由网络购得有其姓名的军服及军官证,通过某知名交友网站以结婚交友为名认识赵女士二人,在获取对方信任后多次与她们发生性关系,并骗取钱财。刘某去年通过微信认识多名女子,后一直与被害人通过微信聊天,虚构其是武警雪豹突击队的一名军人,还给对方看了穿武警制服的照片,在骗取对方信任后多次与其发生性关系。

  据悉,犯罪分子获取被害人信任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中间人介绍;二是利用能够表明身份的标志性物品,其中既有伪造的警官证、军官证、警服、军服,也有伪造的中央红头文件,普通民众缺少对这些标志物品的辨别能力,很容易受骗;三是变成熟人再虚构身份。

  检方认为,被害人对权力的迷信使他们丧失了对犯罪嫌疑人言行的判断,加之存在投机心理,而一再被骗。此外,公权力运行的某些领域还存在不够透明现象,增加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对此检察院建议,党政军各机关应对外公布核实防骗咨询电话以方便民众进行身份核实,增强群众防范意识。(记者 颜斐)

【编辑:何敏】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