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检察机关:一些官员借口影响经济发展阻碍查案

2015年01月14日 09:28 来源:法制日报  参与互动()

  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湖南检察机关反渎部门立案侦查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专项工作领域重点案件679件927人,其中,立案侦查涉农领域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63件513人,分别占专项工作立案总人数的53.5%和55.3%。

  “近年来,国家惠农补贴投入不断加大。国家惠农政策性资金不同程度上成为一些不法人员垂涎三尺的‘肥肉’。”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反渎局副局长杨鸿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3年以来,湖南检察机关坚持把涉农检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有效保障了涉农惠民政策资金真正惠及广大农民,但仍存在取证调查困难、一些地方官员思想观念有偏差影响办案等现实困难。

  湖南省检察院反贪局检察官刘丁炳介绍说,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湖南共查办涉农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169起222人。其中,贪污案85起,贿赂犯罪案62起。涉农职务犯罪所涉领域包括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农机补贴、淘汰落后产能、农村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国土资源、水利建设等。

  在长沙市人社局副局长尹某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案中,尹某故意违背政策规定,以非农民工作为农民工培训为主要作案手段,在开班申请和进行资金拨付时违法审批,致使培训中心通过伪造或虚构申报资料套取培训补贴资金580余万元;新邵县水利局原局长周某涉嫌滥用职权、受贿、挪用公款案中,周某套取病害水库除险加固国家财政专项资金883.8万元、挪用公款268余万元、受贿350余万元。

  “修建水利时侵吞、挪占资金,落后产业转移损害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土地流转带来的系列问题,是今后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时值得警惕和注意的新问题。”杨鸿表示,涉农职务犯罪不仅将继续存在于一些传统领域,也将在一些新领域,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据湖南省检察院预防处副处长铁晓迪介绍,针对一些地区、行业、领域职务犯罪的发案规律和特点,湖南检察机关通过层层汇总,最大程度总结犯罪规律,挖掘犯罪隐患,提出完善和创新制度的预防对策,着力推进职务犯罪行业、系统或区域性的治理和防范。

  “调研发现,检察机关查办涉农职务犯罪过程中,还存在现实困惑和难题,亟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形成更为科学、周密的长效机制。”杨鸿认为,其中一个较大的问题就在于,一些地方党政干部思想观念上存在偏差和误区。

  比如,一些地方官员认为,政策性惠农资金只要不进个人腰包,多给地方搞到一些不是什么坏事。检察机关查办这些案件时,有些地方领导不赞成,甚至明确反对和干预;对于淘汰了的落后产能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受损等问题,一些地方官员不认为是犯罪,反而认为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继而阻碍检察机关办案。

  困难还不止这些。铁晓迪告诉记者,目前在一些地方,生猪、农机、家电下乡等诸多惠民政策信息公开程度还不够,检察机关查询相关信息时,难以得到全面、真实、有效的数据,影响案件的查处。

  株洲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胡波表示,一些村级财务项目不透明、不公开、不清晰,检察机关虽然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调查取证,也难以取到有效、有力的证据。而且,不少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涉及金额不大,量刑往往较轻,老百姓难以满意,继而影响这类案件办理的社会效果,影响办案人员的积极性。

  据介绍,湖南省检察院综合分析2009年至2013年9月全省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案件695件1139人,形成《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分析报告》,已由湖南省委转相关部门落实预防建议。 □记者阮占江

【编辑:叶攀】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