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公共规则不落地 小官小贪难平息

2015年02月12日 14:59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

  此案原本只是小官小贪,可谓了无新意。只不过由于“勤工俭学办”、“一毛钱回扣”等等元素掺杂其中,一下子让事情变得“喜感”十足。

  连一毛钱都不放过的勤俭办主任,当真是雁过拔毛的典型代表。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类的贪官,实则并不少见。他们仅仅掌握着微小的权力,却往往能最大程度上用之来谋取私利;他们虽然要面临形式上的约束,却又能常态性游离在监管之外。 “每个作业本吃回扣1毛”,这样聚少成多的捞金路数,本质上还是钻了公共采购机制执行不力的空子。倘若严格按照规定,官方层面的采购,都必须经过招标、竞价、公示等等程序,但郑州市采购中小学练习薄,几乎完全绕过了这一系列“纸面规则”。勤俭办主任张庆,竟单方面委托了供货商,私下就约定了报价和回报方式——这种私相授受的地下交易模式,注定会滋生腐败。

  越往下沉,现代社会的通行规则便越孱弱,而那些小范围的、个人化的利益勾兑,便越流行。某种意义上,诸如郑州勤俭办主任一类的基层官员,很多时候要遭受更为残酷的考验。这是因为,他们经常置身于“外力约束”不力的境地,以至于要凭借道德自觉抵制诱惑。当然,谁都知道,这种“拒腐”模式并不可靠。回顾张庆案,我们最应明确两点,一则是只有实现公共规则的普遍性落地,才能排除那些看似特殊的腐败形式;再者就是,所有的公权力持有者,都必须无一例外纳入日常化的监督框架中,无论其职业背景,抑或权大权小。

  (四川 蒋璟璟)

【编辑:刘彦领】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