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手机微信传播“寻失主”信息被疑有诈 或留吸费电话

2015年03月12日 15: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12日电 (记者 陶拴科)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近两天,一则关于寻找失主“王海燕”的信息在朋友圈相互转发,其中不少热心网友关注此事,也有网友立即站出来辟谣,告知大家在全国各地都有类似信息出现。

  看到不少朋友在微信圈转发此类消息,记者于昨日经过调查,发现这则信息所传内容失真,且信息最后的电话号码不同。3月12日,在朋友圈又看到一则寻找失主“王海燕”的信息。信息中称:朋友在石化步行街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王海燕身份证,卡十多张,现金1000元左右,动车票一张,车票是后天的。大家帮忙扩散。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正能量!失主请系:158····。

  在微信评论栏,也有朋友提醒,转发的信息可能是虚假信息,信息中所留电话也有问题,有可能是吸费电话。

  记者根据信息中留的电话查询了所属地,显示为辽宁盘锦。而通过网络搜索有关“寻找失主”的有关新闻发现,黑龙江、兰州市、新疆伊犁、塔城等地均有此消息传播,消息内容如出一辙,只是将捡到钱包的地点进行了替换。据多名参与转发的网友介绍,自己看到该消息后,并未核实是否真有此事,只是随手转发,希望失主能早日找到钱包。记者用座机拨打了几个电话号码,电话那头一直无人接听,有的电话直接打不通。

  这些消息在转发的同时一些细心的网友也对信息的真伪产生种种质疑,也有热心网友顺便拨打电话辨别真假,还有一些朋友圈不时转发,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也有网友认为,当心掉入吸费陷阱骗局。

  记者发现同一则信息的转发,为啥内容一样,可是后面留的电话号码却有所不同呢?在伊犁工作的市民李女士也看到了类似的消息。“我当时看见之后也没多想,就觉得真的丢了的话怪可惜的,随手也就转发了,希望能帮助别人。”李女士说,“没想过会是诈骗电话。”记者通过对比几位市民朋友圈的内容,发现这则消息内容大同小异,包括丢失人姓名、丢失文件名称等都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最后的电话号码。

  为此,记者采访联系了乌鲁木齐公安局网安大队相关人员。警方提醒市民,大多数诈骗分子利用受害人趋利避害和轻信心理,诱使受害人上当。注意识别和防范意识,避免自身财物损失。(完)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