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港新学制医科学生激增 面临“尸生比例”失调

2012年04月10日 1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香港新学制医科学生激增面临“尸生比例”失调
学生以塑化器官标本作为学习对象。图片由香港中文大学提供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334新学制将于今年9月正式实施,届时新旧学制的学生同时升读大学,令学生数目大升,各院校纷纷增聘教职员,以维持师生比例,想不到医学院更需要面对另一个烦恼—张罗遗体以维持解剖课的“尸生比例”。

  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今年所需遗体增加30%。该校表示,人体解剖是医科生重要的学习体验,对遗体捐赠需求殷切,惟受华人“留全尸”的传统观念影响,遗体捐赠量偏低,该校遂推出“无言老师”计划,推广死后捐出遗体概念,为医学教育捐躯。

  中大医学院助理院长陈新安在接受该报访问时表示,该校所获赠的遗体主要有4个用途,包括供予医科生解剖、制作器官的塑化标本、为初级医生锻炼外科手术技巧,以及发展新医疗技术和病理研究,从而提升手术和药物临床应用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让更多病人及家庭受惠,造福后人。

  中大一二年级的医科生均须修读解剖课,每具遗体犹如“无言老师”,以肉体教授学生人体结构,以及手术重点。每具遗体送往中大后首年,会让一年级学生进行头颈以下的解剖,第二年则会让二年级生进行头颈解剖;另外,护理系、中医、药剂系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生亦需修读较初级的解剖课,故每年有数以百计的学生需要向“无言老师”请教。

  今年是中大医学院的“双轨年”,会同时录取210名旧制及新制的医科生,连同10名内地生,所需的遗体数量由原订的16具增加至22具,增幅逾30%。

  目前,医学院的遗体来源,包括食环署的无人认领遗体、家属自愿捐出遗体,以及市民登记死后捐出遗体。当遗体送到医学院,职员会先进行防腐处理,以保持肌肉和骨骼的完整性。

  陈新安指出,捐献途径所获的遗体只会作医科教学用途,“教学”完成后会全尸火化,捐赠者亲人可领回骨灰;而器官塑化标本多数使用无人认领遗体,“人体上每个器官都需制作塑化标本,它们是很好的教学对象”,标本不但无气味,而且十分安全,更清楚标示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的位置;虽然标本耐用经年,但插上标示和学生触摸均会导致耗损,“尤其是幼血管,不小心一拉便会断”,每个标本能用上10年至20年。

  每名“无言老师”会“教授”10名学生,即每具遗体左右两边各由5名学生解剖,陈新安坦言,这个比例并不理想,最理想是一具遗体能对6名学生,“但以现时的情况,很难做到”。事实上,1比10的情况已维持多年,近年医科生数目增加,但遗体捐赠数目却不升反跌,他预料未来数年也要维持1比10,甚至更差情况,“(届时)学生便会更少机会亲手动刀试,甚至连看也看不清楚,情况十分不理想”。

  为鼓励市民死后捐赠遗体,让医科生可以在行医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免第一刀便要落在活生生的病人身上,中大去年推出“无言老师”计划加强对公众教育,并宣传死后捐出遗体的登记制度,迄今累计有102人登记死后捐出遗体。

【编辑:程涛】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