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特首眼中的香港:“一国两制”给港无比的优势(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7月03日 11:17 来源:央视《面对面》 参与互动(0)

  主持人串场2:

  前任特首曾荫权,人们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永远打着的那个小领结,领结在英文里面叫做bow tie,因此香港人也喜欢管曾荫权先生叫做“煲呔曾”。曾先生的任期是从2005年到2012年,这七年是香港不平静的七年。

  画面:2005年6月24日曾荫权在人民大会堂宣誓就职画面

  【画面定格出人物介绍】

  曾荫权

  1944年生于香港

  2005年6月-2012年6月

  先后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三任行政长官

  【画面、同期声延续,出解说】

  记者:你记不记得有哪几件事让这一天晚上睡不着觉?

  曾荫权:当然是1997年、1998年金融风暴对我影响打击很大,特别是我们失业率提升了8.6%。

  记者:8.6已经是最高了,15年来是最高的。

  曾荫权:最高,这个对我们困难的。还有用的本钱,我们一百多年,香港努力积蓄的钱做一个统筹,这个是很辛苦的。

  记者:当时最后怎么下的决心?

  曾荫权:没办法了,不能不做。

  记者:最后谁来定夺我要这样做,这样做可能就冲击原来你这种自由经济最核心的内涵。

  曾荫权:这个决定是财政司司长做的,当时我做这个职位不能避免,当然我得到了董先生的支持了,我说服董先生半个小时,应该要做,不能不做。

  记者:当时你是感觉到一定要做,不做不行,做会有好结果,不做没有好结果,能看得到,能清楚吗?

  曾荫权:清楚的,当时我们的专家很清楚的告诉我,如果是你们做这个事情,恒生指数可以下降到三千点,还有是我们的银行利息会超过差不多50%每一年,五成,我没有听过这个东西,继续下去。继续做生意,死定了,我不这样做,还有他们欺负我们,我们没有贷款,我们收支平衡,我们有储备很充足的,为什么欺负我们,最后决定我们不能不做,要拼一拼,做好。

  解说7:1998年,时任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的曾荫权动用外汇储备,入市对抗金融炒家,并声明愿承担一切责任。而在与金融大鳄较量输赢未卜的那些天里,曾荫权曾几度失眠、数次落泪。

  记者:这是第一次睡不着觉,第二次呢?

  曾荫权:第二是我们非典的时候我是很苦的,跟董先生看到老百姓受的苦,特别是陪护我们的专业人士,我的医生,我的护士,做了个人牺牲,对我来讲感觉很骄傲。对另外一方面感觉的是,这事情是蛮苦的。

  解说8:度过了金融危机和SARS考验的曾荫权,在2007年7月1日,再度竞选香港特首,并成功获得连任,当时他竞选连任的口号就是“我会做好这份工” 。这位有着深厚金融背景的香港特首,在他的任期之内,是否为香港做好了这份工呢?

  记者:我还记得,就是十周年的时候,咱们谈的时候,你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要把香港这个股票市场弄得非常棒,这样我们就可以跟纽约,跟伦敦造成一个三点支撑这个世界。

  曾荫权:对。

  记者:那您认为实现了吗?

  曾荫权:现在目前讲,一个纽伦港,纽约、伦敦、香港,提出的三个很清楚的,一个亚洲时区的,一个是美国的时区的,一个是欧洲时区的,三个最重要的全球性的金融中心也很清楚了,在银行方面的发展,我们股票市场融资的能力,加上我们人民币方面的功能,香港的地位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很巩固的,这个事情已经全世界公认这个位置。还有IPO方面,上市公司方面,我们现在目前的能力已经超过纽约,超过伦敦,所以香港地位这方面,作为三个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作个三个之一,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但是需要巩固。

  记者:这个目标香港目标的实现了,你自己心中的目标也同步实现了?

  曾荫权:就是做好份工,这个是我对自己没有什么遗憾。

  解说9:随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稳固,香港在世界金融舞台上也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直接参与G20峰会,不断提升国际金融影响力。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化货币,而在人民币迈向国际化的进程中,香港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曾荫权:你看看,我最近跑了对拉美国家,对巴西还有智利这两个地方,两个国家是南美最重要的经济体系,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不是美国了,现在是中国。他们一定有需要可以考虑利用人民币结算,交易的单位。所以我们感觉应该这方面的推广,对双方有利。三年前我们开始得到国家的支持,在境外做一个离岸中心,结算中心,当时我们数量多少,19个亿。

  记者:三年前19个亿。

  曾荫权:去年多少呢?19000个亿。

  记者:19亿,19000亿?

  曾荫权:这三年之中我们增加了一千倍,所以这是,但是过程中没有乱子发生,人民银行很高兴我们做的工作,对于国家特别是人民币流通方面,兑换自由方面一定做了很大的贡献,就像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像目前,我们国家对外贸易的方面9%已经用人民币结算了。

  记者:这么高?9%。

  曾荫权:8%是香港举行的,所以香港是离岸中心的地位很巩固,也是得到的是国家的支持,你看到的一国两制是双赢的,不但是香港,内地,对开放,对于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做了基本上的贡献。对香港也是有用了,我们做交换的,可以换美金,你给我美金,我给你人民币,香港人民币存款也不小了,现在目前大约来说我们存款是5000个亿人民币。发展的快,速度很快。

  解说10:在曾荫权担任香港特首的7年时间内,香港经济保持着快速增长,2011年香港人均GDP达到3.42万美金,为历史最高值,而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曾荫权也在着手改善香港的民主选举,使得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政治理念能够贯彻执行。

  曾荫权:从选举的方法,从我们开放的程度,民主的方法已经从1997年有进步。还有每一次立法会选举,还有特首的选举,每一次更开放,更民主,2012年,今年我们特首选举,选举委员会1200人,以前我们选举委员会800人,下一次是什么?普选,所以得看到了民主的道路也很清楚了。还有是2012年,我们的立法会的选举更开放,更民主。还有我们自由度,香港人很重视自由度,我们出入自由,任何1997年的自由全部保持起来,还有更开放,这个很清楚的。所以我们是,老实的讲,客观的讲,香港回归以后,在政治、经济、民生方面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记者:你为什么要说另外的层次,是相对于15年前刚刚回归,那个时候人对一国两制的前景是什么样的前景,大家看的不很清楚,指的是这个吗?

  曾荫权:是。

  记者:等于更上一层楼,更加明确地来看清楚一国两制。

  曾荫权:董先生的第一届政府和第二届政府,做了很多的工夫,就是证明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办得到,我这一届政府已经全世界证明,不但是我们管好,还有是我们可以应对任何的危机,再困难的时刻,我们继续从内地融合,可以利用我们的地会发展我们经济民生和政治方面都有很明确的进步,把每一层都升高。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因为方向对了,所以说只能是越来越好。

  曾荫权:就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这个方针对我们,我感觉是很重要的,很重要的,是核心的基础。

  现场同期:曾荫权在香港立法会回答议员的质询

  现场同期声

  黄宜弘议员:你曾经答应过香港市民170多个承诺,这170多个承诺当中肯定有多少是未曾做到的,我想问特首您,有哪几样是您认为重要而未曾做到的?

  曾荫权:差不多每天我和同事都翻阅在2007年我们所做的承诺,一共有173项,里面绝大部分,169项已经完成、或者已经在进行,或者已经启动,其中的的确确有4项,是有4项是未能完成,但是这不是很重要的事。

  解说11:这是曾荫权在香港任内最后一次参加立法会的答问会。从一名为生活奔波的药品推销员到昔日港英政府的首位华人财务司司长,再到两度出任香港特首,在曾荫权担任香港特首的7年时间内,香港推出了最低工资、关爱基金、就业交通补贴、长者乘车优惠等民生措施。目前香港特区政府23%的开支用于教育,是投入比例最高的领域;从2007年至今的5年时间内,特区政府的医疗开支增加了40%,社会福利工作开支增加了28%,这些举措的出台使得香港能够积极主动地应对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

  记者:港人他自身的那种努力,发挥了他自身那样一种优势,也使得香港这15年的经济不断地繁荣,民生不断地得到改善。这一点很不容易的,非常强的,香港人怎么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怎么样有那样的一种力量?

  曾荫权:我们是经过一百多年殖民地的历史,我们自己靠自己做的,没有什么协助我们,每个人去奋斗,对生活方面有自立,我们要自己方面要做好。还有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责任,读书方面要努力,工作方面要拼搏,还有是老年方面积极照顾。 我相信的是,这个竞争,我们知道成功有竞争,有竞争就是最多的努力,这个基本上我们信念就是这样的事。当然我们也知道的是,国家进步,香港也有进步,还有是这是几十年累积的经验,我很有信心,对于将来挑战我们应该可以克服。

【编辑:程涛】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