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港电影少有青春片 是否商业化过了头?

2013年05月24日 09: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香港电影少有青春片是否商业化过了头?

  跟年轻电影爱好者讨论香港电影,他们提出的问题具普遍性,相信广大观众亦有兴趣讨论。

  第一位朋友提出,香港没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类的青春电影,是否香港电影太看重商业性?首先香港近十年的确没有成功的青春片,但上世纪80年代左右却有大量青春电影,包括有《彩云曲》、《柠檬可乐》、《喝采》和《少女日记》等,可是成绩并不突出,反而《秋天的童话》和《倩女幽魂》等的爱情电影叫好叫座成为经典。至于是否香港片商太看重商业片而忽略青年人为主题的电影,则无法否认。但时移世易,现今的中国内地和台湾市场青春片的势头甚劲,可能影响香港制片人的想法,会致力于青春片。另一没有青春电影的理由是,香港电影界台前幕后都老化了,他们对青春的理解和年轻观众的想法会有一段距离,这亦是困难所在。不过,最近有一部由黄修平导演拍摄的电影《狂舞派》在电影节期间放映大获好评,是不折不扣的青春片,而且比同类的街舞为题的电影出色,值得注意。

  第二个问题与上述问题同出一辙,就是香港电影以表面的商业价值挂帅,间接造成片种太少,题材狭窄,令观众宁愿看荷里活(好莱坞)电影。这个说法有其道理,但最大的影响反而是全球化的现象。现时无论两岸三地的电影都要与全球不同的电影竞争,市场开放,民智亦大开,要不是有地道特色的优秀电影都不可能抢得较佳的市场占有率。至于,要压倒荷里活,比我们成本高至十亿,甚至百亿的大制作几乎没有可能。

  有朋友问可否拍一些赚钱的电影,又拍一些低成本的电影去培育人才,改变电影业青黄不接的现象。现时的问题是电影要赚钱并不容易,所以电影公司没有看得太长远,培育人才应该由业界工会和政府(如电影发展局)合作主导,不能依赖个别的商业实体。

  《铁甲奇侠3》(《钢铁侠3》)是中美合拍片,有朋友问是否显示将来的中美合拍片会比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多。答案是“应该不会”。因为香港有CEPA之利,比中美合拍手续简单得多,数量亦未见有减少的迹象。相对美国片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港片优势仍在,但内地市场发展迅速,灵活多变,因时制宜是永恒法则(田力)

【编辑:温雅琼】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