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内地药价高企 香港“药市经验”该怎么学?

2013年08月15日 15:32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最近,因价格等因素,不少内地人开始到香港购买药品。内地、香港药品差价有多大?记者调查发现,同样规格药品有些可差1万元!香港知情人士介绍,药价便宜得益于药厂到患者之间极其精简的销售链,没有中间盘剥;公立医院医药分家,由医管局采购药品,原价销售。(8月14日《人民日报》)

  内地药价高企,早就对部分购买者构成“驱离”。在这样一个自由消费的年代,纵使是购买药品一类的特殊商品,买家也仍不忘比价比质,力求物美价廉。鉴于此,内地人涌入香港购药,本是再正常不过的购买力流动。但,由该过程所引发的信息回流、制度对比等等衍生后果,却无意间触碰到围观者的内心痛处。

  香港药价低廉,其实有着极多元的成因。内地媒体与民众,以羡慕嫉妒的眼神全方位打量一番后,难免又是一阵“见贤思齐”的论调。实际上,所谓香港经验并不复杂:其一,奉行医药分离,直接拿药、统一采购、原价销售;再者,高薪与严惩并行,确保医生坚持操守;然后就是,发育成熟的医院内部制衡机制,以及学会、行业社团的自净自律传统。凡此种种,内地能学几成?

  毋庸讳言,在医药领域,内地自有一套独特、繁复、顽固的游戏规则。备受诟病的“以药养医”原则,主导了医疗系统的基本秩序。在该格局内,医院、医生等,客观上被抛于自负盈亏、自生自灭的境地——“为了生存”,成为他们放弃职业节操、疯狂赚取药品差价的最大理由;同时,公共财政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不足,也导致主管部门缺乏严管医院“卖药”的道德合法性。

  之于内地医疗行业,畸形的宏观架构设计,又诱发了一系列的局部病变。比如,医药代表、销售公司等寄食阶层,既虚增了药品的渠道成本,又败坏了道德风气;再比如,一些忙于“创收”的内地医生们,从价值观到实际行动层面,已抛弃了医者一职的神圣感……无视现实如斯,空谈学习香港经验,未免有“装外宾”之嫌。

  内地模式向香港经验靠拢,无疑横亘着“以药养医”的强力阻隔。于此,纵使近些年来多有痛斥之声,也不乏试点改革之举,却终究收效甚微。只是,就建构更先进的公共医疗体系而言,我们所要做的,又何止废止“医药养医”那么简单呢?重新定义医生职业的角色属性,审慎梳理“医疗”在公共事项中的价值排序,显然才是更本源的。

  然玉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