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称广东近半父母愿去香港买奶粉

2014年05月08日 15:1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羊城晚报记者 记者 林园

  通讯员 吴晓君

  校长性侵幼童、幼儿园变“药儿园”、奶粉安全问题迭出……近段时间,儿童食品安全、人身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民生问题幼龄化民意分析》综合广东城镇多项民调发现,家长对儿童食品、用品等消费安全问题忧心忡忡,超七成家有婴儿的受访者认为国产奶粉“不安全”,45%的人要去香港购买;74%的受访者担心新生儿出生缺陷问题会恶化;孩子正在上幼儿园的家长,认为读书贵比例达58%。

  52% 

  受访者认为儿童食品不安全

  民以食为天,调查显示,居民对儿童食品、用品等消费安全最不满意。其中,“儿童食品消费安全”一项,受访者表示“不太好”与“不好”的比例合计达47%。而表示“好”与“比较好”的比例仅为13%。进一步分析发现,家中有14岁以下孩子的受访者评价更差,多达52%的人明确表示儿童食品消费安全“不太好”与“不好”。

  对婴幼儿成长密切相关的奶粉,家长们更是忧心忡忡。调查显示,家长们普遍对国产奶粉深感不安,认为国产奶粉“不太安全”及“不安全”者占比分别为73%和71%。即便香港实施奶粉限带,家有婴幼儿的受访者也情愿多跑几趟购买奶粉,这一比例超过45%。

  对服装、玩具、文具等儿童用品消费安全,广东城镇居民评价也较低,家有儿童者尤甚,4人中就有1人评差。

  22%

  家长担心孩子安全

  人身安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然而,近年伤害婴幼儿、儿童的恶性事件频发,且受害未成年人倾向于幼龄化。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等联合发布的《儿童伤害预防倡导》报告显示,伤害是我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亡原因,表明儿童人身安全并未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民调显示,家有儿童者对儿童人身安全评价较差,不到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好”与“比较好”。而明确表示“不太好”与“不好”的人就有22%,即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持负面看法。

  环境污染伤害身体健康,不少居民已有感受。从全国城镇民调来看,20%的受访者表示近一年来因环境污染而感到身体不适。大人都难逃污染伤害,小孩只会更容易受伤害。在普通百姓眼里,恶性肿瘤本应是成人才容易有的病,但事实上却已成儿童常见病。据世界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恶性肿瘤位居儿童死因的第二位。至于催发儿童肿瘤高发的原因,有研究表明环境污染是主要原因之一。广州民调也显示,对于导致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上升的因素,不少人将矛头指向环境污染,比例为30%,74%的受访者担心新生儿出生缺陷问题会恶化。

  42%

  生二孩意愿下降

  对本地生孩子、养孩子的公共服务,居民感觉设施不足。在医疗服务方面,认为儿科医生和医院产床数量“不足够”者多达75%和68%。在教育方面,服务短缺主要表现在幼儿园学位上,认为数量“不足够”者达68%。

  儿童成长中,玩乐是重要内容,然而专供儿童玩乐的公共场所却不多见。以体育场所为例,在发展水平较高的广东城镇,多达53%的受访者认为本地体育场所少。农村体育场所就更为匮乏,表示村中有体育场所的仅为28%。由此可见,专属儿童的“健身之地”少之又少。

  不容乐观的是,随着“单独二孩”政策的放开,生孩子、养孩子的公共服务将会更加短缺。调查显示,42%的人明确表示因此降低生二孩意愿。

  58%

  家长吐槽养孩贵

  一方面是“缺”,另一方面则是“贵”——家长们普遍感觉“养孩贵”。民调显示,近八成受访者认为现在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花费较大,尤以“读书贵”为甚。

  调查显示,孩子正在上幼儿园的家长,认为读书贵的比例高达58%。且不说入园赞助费、培训费、资料费等杂费,单保教费就让家长们难以承受。以广州为例,公办幼儿园保教费收费标准大幅上升,特别是省、市一级的幼儿园,分别高达865元和650元。如此算来,仅幼儿园保教费就占广州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25%-35%,而占比最大的食品支出也才34%。

  育儿成本高企的感受已由城镇扩展到农村,认为“养孩贵”的受访村民达58%。其中,孩子教育费用支出是农村家庭生活的重担之一,有48%的受访村民认为“负担大”与“负担较大”。因此,务工村民多出于对金钱成本考虑,被迫放弃带孩子进城,广东农村民调中,认为本村有上述情况者达40%以上。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