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庆祝香港回归播“爱种” 寒门子弟获奖学金解困忧

2014年06月29日 19: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香港6月29日电 题:庆祝香港回归播“爱种”寒门子弟喜获大学奖学金解困忧

  中新社记者 李焯龙

  “20万元(港币,下同)的大学奖学金绝对是一笔不少的鼓励,我的父母自此不用再忧心我的学费,自己也放下心头大石,专注学业和参与义工服务,贡献社会。”

  29日,香港回归祖国17周年前夕,香港善心企业续播“爱的种子”,18家企业在香港新来港人士服务基金举行的“新来港学生升读大学奬学金颁奖礼”上,向20名品学兼优、家境清贫的新来港学生,颁发共400万元奬学金。每名获奖学生可获20万元,代他们支付未来4年的大学学费。

  去年,计划实施首届有29名学生受惠,现就读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姚家伟就是其中一位。一年过去,他担任第二届颁奖礼的义工,满头大汗在会场打点,与中新社记者分享时,仍难掩兴奋,口里多次感谢社会的善长仁翁。

  目前,香港本地学生就读大学时,每年大约需支付4万多元的学费。

  姚家伟忆述当年收到大学取录通知书,第一刻的反应是即时想到如何赚取学费、生活费,以及其他开支等,仿徨之感更胜喜悦,“通知书除了是告诉自己人生将进入下一阶段,也提醒自己赶紧找兼职。”

  “当大家投入参与大学迎新活动时,我已经在计划要找哪几份兼职。”活在一个七口之家的姚家伟,明白从事低收入工作的父母赚钱不多,自己订下目标,要保持经济独立,不能让父母有财政压力,所以未有奖学金前兼职做补习,赚取收入。

  后来,得悉获得20万元奖学金后,姚家伟不用再为学费发愁,不用忙于兼职,时间多出来就参与义工活动,为和他背景相近的小孩子免费补习:“人家帮了自己,自己力量虽小,但都要回馈社会。”

  这项奬学金计划中,赞助的企业家和善心人不但捐钱,还付出时间参与“师友计划”,与受资助的学生会面,给他们鼓励打气。而姚家伟的“师父”,就是担任一家公司行政总裁余寿宁。现在,他们几乎每两星期就会见面。

  每一句都以“师父”称呼余寿宁的姚家伟印象深刻地说,“今年农历新年年初二早上,大家应该还很忙碌,但师父竟然抽空3、4小时在酒楼与我见面,分享人生经验、营商之道。我深深感动的是,他视我如自己人般教导,这一年我成长许多。”

  今年暑假,姚家伟也在余寿宁的公司实习,由低做起,到不同部门学习,甚至进入货仓搬货、处理客户退货等;“辛苦就一定有,但这是一段学习过程,我很珍惜。在公司里,学习师父的营商管理策略、待人接物。

  对着谦虚的“小徒儿”,余寿宁也没有架子。他希望姚家伟要学懂做人,做事要有理想,还要有诚信和爱心,工作上不要怕吃亏。

  29日众多的来宾中,不但看到商家的身影,也看到許多清贫新来港学生的家长,共聚一堂,共同分享获奖学生即使生活贫穷、也从没磨灭学习意志的励志精神。

  香港新来港人士服务基金会长邓清河赞扬,得奖的同学初到香港时要克服重重困难和障碍,才可适应新的读书制度和生活环境。在这过程中,展示了无比坚强的意志、毅力、勤奋和决心,最后以优异成绩进入大学。

  邓清河期盼,获奖同学在未来为国家、为香港特区作贡献,个人事业也有更美好的发展。

  香港新来港人士服务基金是香港一间非牟利慈善机构,致力为新来港人士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协助新来港人士适应香港文化、教育制度及生活模式。(完)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