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弯弯曲曲,有上有下” 基层家庭孩子体验港岛味道

2015年02月14日 12:2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香港冬日的味道渐浓。周末的清晨,30多岁的祁凯达当起了“孩子王”,他被一群身着五颜六色羽绒服、裹着围巾的孩子围着,几个踊跃的孩子不停地举手提问打断他的话。太古广场偌大的落地窗外,不少路过的行人都注目于窗内这热火朝天的场面,然后报以微笑。

  这是成立于2013年的香港“新阅会”联合社区团体举办的“穿阅·香港”文化导赏活动,属于其为推动香港民众读书推出的五项读书项目之一。组织者说,参加这次活动的20多个孩子都来自九龙半岛的深水埗和长沙湾的基层家庭。“香港贫富悬殊较大,由于车资贵、物价高以及生活圈子差异,一些小朋友很少有机会来港岛看看。”组织者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次徒步旅行,认识香港不同的地区,了解香港历史。

  旅居英国13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祁凯达回港后在中文大学从事建筑历史与文化课题研究。“接到组织方的邀请电话,我立刻就答应了,”祁凯达说。引导香港人重新发现、认识香港是祁凯达的目标,“香港不只有太平山、海洋公园,它远比这更丰富。”祁凯达提高了音调。

  根据小朋友的特点,祁凯达亲自设计了这次“湾仔游”的路线,以太古广场为起点,北帝庙为终点,途径永丰街、星街、船街、洪圣爷庙、石水渠等地,全程徒步行。

  家住深水埗的江女士是内地新移民,来港生活已7年。从最初对语言和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到如今,江女士已融入了香港本地生活,经朋友介绍,她带女儿玟晞参加了相关的社区组织。

  “他们打电话让我们参加这个活动,女儿原本还发着烧,但她一定要过来”,江女士说由于工作忙,七年里她和女儿只来过香港岛四次。为方便走路,玟晞特意穿了一双桃红色运动鞋。

  第一站太古商场。一副巨大的东南亚风格壁画吸引了孩子们,“太古被认为是湾仔和金钟的分界线,处于湾仔西面的起点。”祁凯达介绍,湾仔通过填海不断扩大,而现在壁画的位置以前叫“大佛口”,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开设的大佛洋行和二战后香港本土品牌“二天堂”的店铺都在此处。细心的祁凯达举起一本老照片的册子,手指着那个有佛像的广告牌。

  穿过太古广场三期便进入了永丰街和新街一带,这里地势开始陡峭,孩子们拾阶而上,漫步之中对散落于小巷中的西洋风格餐厅、酒吧、咖啡店新奇不已。爵士乐轻柔地飘出,坐在台阶上的外国人正享受着冬日的暖阳。看着孩子们走来,他们友好地打了个招呼。

  祁凯达自信他的湾仔路线一定少有人知道,因为它隐藏在高楼大厦之中。“弯弯曲曲,有上有下,这才是香港的味道。”祁凯达说。他认为,与九龙相比,香港岛的地形陡峭许多,这更增加了徒步的趣味,常常惊喜连连,转个弯,风景便不同。“怀着旅行的心态重新发现香港”,祁凯达希望有更多人尝试。

  继续向前途径洪圣爷庙。洪圣爷庙是旧时渔民心中的圣地,祁凯达介绍这座依山而建的庙宇在填海前曾紧挨大海,因此渔民出海回来在此上岸都会前去叩拜,感谢洪圣爷庇护。“吹海风,闻海味”祁凯达想象这曾经是一个浪漫的所在。

  临近中午,导赏团行至湾仔石水渠街,一栋海洋蓝的房子让孩子们开启了提问模式。“为什么是蓝色?用途是什么?”,祁凯达耐心作答。作为湾仔的地标建筑,蓝屋约于1920年建成,上世纪90年代港英政府翻修这座唐楼时,政府仓库里只存有蓝色涂料,因而别无选择粉刷成了蓝色。如今已100多岁的蓝楼内还有人居住。“人们发现蓝楼如此之美,后来翻修颜色就增加了,黄楼、橙楼、绿楼。”祁凯达说。

  每座建筑都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一个城市故事的重要组成。祁凯达说,香港最初的建筑师多为英国人,后来慢慢出现华人建筑师,他们开始在设计中加入了香港元素,比如唐楼。回想起奶奶住过的位于湾仔轩尼诗道上的唐楼,祁凯达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唐楼多是3层建筑,“下铺上居”,下面是公共空间,奶奶小时候就在那玩“跳房子”游戏。”祁凯达念念不忘幼时奶奶将他寄放在茶室,请老板帮忙照看,“那时香港的人情味很浓,街坊就像家人一样”。

  “拉绳”是祁凯达记忆深处的画面。以前香港岛的店铺多包工人伙食,中午时分店铺就会“拉绳”,即在店门口拉一根线,线内摆开桌子吃饭,顾客看到线,自然也不会踏入购物。祁凯达悠悠地讲,孩子们似懂非懂地听,而他们已没有机会体验老香港的生活味道。

  临近羊年春节,祁凯达选择以北帝庙作为旅程结束亦有祈福意义。这座建于清末三进三间式的庙宇,曾是许多来自北方的内地人在香港的心灵家园。

  一上午爬坡上坎,孩子们似乎意犹未尽。而辞掉英国工作回到家人身边的祁凯达认为自己肩负使命,需要尽快记录这个城市渐行消逝的记忆,“也许有一天,不再有人会讲给我听,我会把所知分享给更多人。”(记者 李豫川)

【编辑:丁文蕾】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