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香港西九文化区推“社会针灸” 发掘生活艺术

2015年04月04日 09: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香港西九文化区推“社会针灸”发掘生活艺术
    西九管理局推出“社会针灸”计划,以艺术创作打通社会脉络,由艺术家进行社区为本的艺术创作

  中新网4月4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西九文化区基建工程陆续展开,管理局亦如火如荼推动连串营造艺术创作空间、拓展观众群的工作。为迎接“自由空间”的落成,西九管理局推出“社会针灸”计划,以艺术创作打通社会脉络,由艺术家带动本地社群一起探索社区,进行社区为本的艺术创作,并带动市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加深对艺术的认识。首个试点上环太平山区将率先举办两个项目。

  为迎接2017年落成的“自由空间”,西九管理局去年推出“社会针灸”计划,为“自由空间”这个创意实验空间及发展本地新作品平台,发掘艺术创作及开拓观众群。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艺术发展主管(戏剧)刘祺丰解释指,所谓的“社会针灸”,希望透过艺术创作打通社会脉络,启发大家发掘生活中的艺术,“艺术不一定是买飞入场,反映社会不同方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都可以是表演艺术”。

  刘祺丰指,“社会针灸”计划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是希望社区群体将属于当区的艺术创作延续,同时培养更多的观众群,例如继太平山区后,下一个“社会针灸”试点土瓜湾会考虑以社交俱乐部(Social Club)的形式,让更多年轻一代接触艺术,“现在9岁的小朋友,5年后、10年后就成为我们的义工、观众”。

  “社会针灸”计划首个试点是香港最早有华人聚居的地方之一的太平山区,即上环太平山街一带。“太平山社区故事”及“‘混’出太平山”是率先在该区举办的两个项目。

  “太平山社区故事”由何嘉妍统筹,除了是文化研究员,她更是自小居于上环荷里活道一带的街坊。何坦言,她曾经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对自己居住的社区认识不多,小时候见到盂兰节祭祀等风俗仪式会觉得“心慌慌”而避开,慢慢长大见到区内愈来愈多咖啡店、茶室,亦没有太大感觉。参与“社会针灸”工作坊,她应要求接触区内不同的街坊、商户,发现很多曾被忽略的故事和历史,例如太平山区早年的鼠疫、孩童嬉戏的地方、隐藏街角且一年开放一次的福德宫土地庙、有关太平山社区的鬼故等。为了记录日常生活轨迹、呈现新旧交集的太平山区发展及凝聚地区意识,何嘉妍成立社交网络专业分享太平山社区故事,她还策划导赏团,希望更多人认识这个社区。

  “‘混’出太平山”出自本地独立编舞家白潍铭的策划。项目将太平山区的传统茶餐厅“大喜茶档”及新式茶座“Teaha 茶。家”串连,两家餐厅互换食物製作方法,推出全新的食品。新式茶座售卖以传统方式制作的西多士,传统茶餐厅供应新式奶茶。白潍铭说,太平山区历史悠久,有不少传统老铺,但近年不少新式的餐厅、艺廊进驻,餐厅食物的“Mix and Match”反映社区的现状,希望透过计划推动社区的交流。

  “太平山社区故事”导赏团第一团会在今日举行,之后连续两个星期日亦会各有一团,有兴趣市民可在专页报名。至于参与“‘混’出太平山”项目的两间餐厅,在四月逢周五及周六指定时间,会供应交换制法创出的西多士及奶茶。

【编辑:吉翔】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