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事不避难着力“民生痛点” 2018香港房屋政策大突破

2018年12月26日 17: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香港12月26日电 题:事不避难着力“民生痛点”2018香港房屋政策大突破

  作者 阮晓

  2018年,履新逾年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带领管治团队,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决心,聚焦“民生痛点”,打出短中长期措施“组合拳”,实现公私营房屋政策突破,获得香港社会的普遍肯定。

资料图:香港楼宇密集,大片住宅楼错落有致。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谢光磊 摄
资料图:香港楼宇密集,大片住宅楼错落有致。 中新社记者 谢光磊 摄

  6月,林郑月娥公布六项房屋政策。其中,对空置一手私人住宅单位征收双倍差饷、修改预售楼花同意方案等短期措施,在鼓励一手私楼尽快推向市场、压缩发展商以“挤牙膏”方式卖楼的空间上,取得即时成效。

  8月,香港私楼楼价指数按月下跌,终止自2016年3月以来香港史上最长楼价升势。

  香港中文大学刘佐德全球经济及金融研究所常务所长庄太量分析认为,在旅游、零售、就业、对外贸易等各项经济指标均表现不错的情况下,楼市逆市调整,说明确是政策在起作用。

  如庄太量所言,今年虽有外围环境波动的挑战,但香港经济仍表现亮眼。首三季GDP实质增长3.7%,预计全年仍可达3.2%,远高于过去10年平均水平。

  公营房屋方面,管治团队一以贯之“置业”为主导的思路,在短中期政策上大胆突破。

  活化工厦作过渡性房屋,重建旧屋村调动社区共建,扩大增量的同时改善存量结构,以免补价分租、“长者换楼”等措施,善用既有公屋资源。新措施还包括将资助房屋的定价进一步降低、改拨私人房屋用地以营建公屋、提升公私营房屋比等。

  团结香港基金高级研究员叶文祺认为,不同措施各有侧重。短期措施在现时供应无法“一步到位”的情况下,可解低收入群体的燃眉之急,改善其住房机会和条件;同时中期措施兼顾中产家庭置业需求,涵盖不同群体,算得上全面。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指出,香港房屋问题积弊已久,市民大众也明白要完全解决非一日之功,但特区政府持续关注议题,千方百计推出新措施,显示其担当与责任。

  重燃多个阶层的置业希望,也体现在特区政府进一步落实“港人首置上车盘”项目上。位于九龙马头围道的首个“上车盘”先导项目,或将于本月31日公布销售详情,市民有望以市价六二折购买。

  现时与父母及弟弟一起“蜗居”在红磡旧楼单位中的基层市民方小姐表示,对此很有兴趣,按此前已公布的主要申请资格,自己至少能够下场一试。她相信随着特区政府在房屋问题上的持续着力,上楼机会将越来越大。

  12月,新界东北发展计划迎来重大进展。古洞北和粉岭北新发展区首阶段基建工程刊宪,标志着这项将提供7.2万个房屋单位(近七成为公营房屋)、为19万港人提供居所的大型房屋发展计划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黄伟纶此前表示,这是特区政府多管齐下房屋策略重要的一环,也是香港中长期主要的房屋供应来源。

  远景方面,特区政府锐意进取,以香港长远利益为依归,推出“明日大屿愿景”,计划填海1700公顷,拟提供26至40万个住屋单位,供70至110万人口居住。

  计划甫一推出,便受到香港社会的普遍关注。

  谭耀宗认为,要解决房屋问题,首先需要解决土地供应问题,愿景计划的提出无疑对此有帮助。而在此过程中,林郑月娥向不同团体解说、游说,尝试各种办法,争取议员支持,凝聚社会共识,正是“事不避难”的表现。

  回首2018,谭耀宗说,对房屋问题的解决仍持有信心,未来期望见到更多政策落地,功虽不可毕其于一役,“但不断有供应出来,不断去解决问题,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庄太量则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未来房屋问题的解决,有更广阔的空间。中央政府已出台多项惠港措施,希望特区政府在鼓励港人到大湾区置业与生活方面,迈出更大一步。(完)

【编辑:王诗尧】

>港澳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