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港生记:美丽背后的坚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杜拉拉”港生记:美丽背后的坚强
2010年05月26日 14:02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我这一生不会依赖任何人,或向任何人恳求时间,金钱及怜悯。我的一生,将掌握在自己手中。”女作家亦舒的这句话,道出了不少香港职业女性的人生信条: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自爱。

  正如内地的“中产阶级代表”、《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主人公一样,在香港这片土地上,活跃着一群积极勤奋、对事业执着追求的“杜拉拉”,她们业务熟练,妆容精致,待人周到体贴,更重要的是她们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城市里有她们的创造,她们是凭借个人奋斗最终获得职场成功的优秀女性。

  笔者的朋友林女士就是力争上游的香港职业女性中的一个典型代表。40多岁的林女士毕业于上海一所大学,于上世纪90年代末到香港定居,工作几经变换和周折后,在一家知名高尔夫器材公司做销售部经理。作为“空中飞人”,一周的时间里,林女士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飞机上度过的。但她自觉时间宝贵,即使在飞机上,一有时间,便拿出书本学起语言来。林女士表示,拓展业务语言是个关键,她想利用课余多学几种语言,以便日后工作上可以派上用场。如今,林女士己基本掌握日语、德语和意大利语,此外她还熟练掌握英语、粤语和普通话。林女士说,为自己喜欢的工作,学些东西,她觉得是一种乐趣,是非常值得的。

  用狄更斯的话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香港女性,认识到自身的独特价值,她们超越传统的家庭观念,在职业的战场上开辟自己的领地。

  据香港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的十年间,女性劳动人口增加了至少39万人,即31.6%,较同时期男性的增长率多出10倍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她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大大增强,在许多方面,女性可以做得像男性一样好甚至更加出色;另一方面,是外来人口入港打工,分担了一部分港女的家务工作,使其有更多时间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夜色中的中环霓虹闪烁,这里的不少写字楼,彻夜亮着灯光。2010年5月20日深夜,供职于某家外资银行的刘小姐,正在紧张地统计着最新的股市行情信息。“有时候,公司高层需要一份报告,我们马上会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即查找数据,进行统筹分析,并做出合理的判断。由于工作繁琐,经常会忙到次日凌晨,甚至通宵不眠。”在刘小姐看来,这样的工作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平时高强度的工作,令刘小姐感到“透不过来气”,但是,作为职场女性,素来要强的她总是显得十分乐观积极。每当圣诞节、佛诞这样的节日,由于假期较长,她会选择与同事们到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度假,“三五个朋友到国外旅游,暂时忘却工作中的烦恼,也是纾缓压力的一种办法。”

  有时,刘小姐在下班的路上,也会在想自己究竟想要得到什么,“我不能放弃,我要做到最好,让人们认可我,再说在香港的压力这么大,我也不想依赖任何人,为了生活得更好,我会全力打拼。”刘小姐的心态,折射出香港职场白领的生活现状。在人生这条风雨路上,没有人可以放弃追寻,纵使千般辛苦万般艰难,她们总想凭藉自己的双手,创造真我人生。

  在香港,工作是永远的重头戏。香港人珍惜自己,更珍惜时间。每一个十字街头,都会看到匆匆的脚步;每一个交通灯下,都会有众人等着冲刺……这个在速度上行走的城市,像极了按下“快进”按钮的flash动画,每天都在上演着“动感之都”的故事。

  在这里,你会慨叹香港职业女性的坚韧。她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都给与她们打过交道的人留下了愉快而深刻的印象。这当然与她们的勤勉努力是分不开的。在香港,由于竞争激烈,男性要想保住自己的工作尚属不易,作为女性,要想在职场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据调查,港版“杜拉拉”平均每星期有七成以上的时间放在工作上。不仅如此,在工作之余,她们也不敢放松,加油充电,不断学习和更新业务知识和技能,已经是她们的家常便饭,不然随时有被淘汰的风险,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美丽和专业的背后,实在是付出了太多的辛劳。香港职业女性最担心的不是薪酬的高低,而是担心自己是否原地踏步、工作的发展前景是否光明。因为对于她们来说,能够从工作中学习,进而获得进步和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价值,才是最重要的事。

  由此,我想到宝洁大中华区总裁李佳怡鼓励职场女性的一句话:保持自己的女性气质和举止,努力去认识这个世界,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此,祝福每一个拥有梦想的港版“杜拉拉”都能舞动奇迹,实现梦想。(武少民)

参与互动(0)
【编辑:吉翔】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