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刊物出版人樊婉贞:为香港文艺土壤播种深耕——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文艺刊物出版人樊婉贞:为香港文艺土壤播种深耕
2010年01月13日 00: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香港一月十二日电 题:为香港文艺土壤播种深耕 --访香港文艺刊物出版人樊婉贞

  中新社记者 陈伊敏

  香港近年来的艺术文化类刊物,近乎中了魔咒。有的一试刊就夭折,有的维持数期就“完蛋”,有的坚持到两三年无奈停刊。不少昙花一现的名字,成为香港文化艺术刊物前仆后继的足迹。

  文化培育,从来都不应限于纸上谈兵。但缺乏文艺刊物,是这里不少文化人心头之痛。有人坚持理想,有人主动培育市场,在商业压力的夹缝中终于找到一席之地。经营了七年的《am post》及其姐妹刊物《艺术地图》,堪为香港文艺刊物较为“长寿”的经典,在香港小众杂志中独辟蹊径,成为靠广告维持且可盈利的“奇葩”。

  “我们不仅仅是想要种一朵花,而是要关注整个文化百花园的生态。这不仅是市场所缺的,更是社会所缺的,”这两份刊物的总编辑樊婉贞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艺术界不能孤芳自赏,顾影自怜。艺术圈推出的是作品,最终要走向观众。”

  香港读者普遍喜欢看娱乐性强的内容,但樊婉贞坚持“不会随波逐流,而是在不断培育市场和读者”。香港的文化杂志一直被批评缺乏文艺批评,或缺少具深度的文化报道,樊婉贞办杂志一开始就不打算填补这个空缺。独具慧眼的她发现“香港恰恰是艺术普及化的刊物都很缺乏”。

  她笑言,主流报纸大多数都需要读者掏钱。“我们希望让一些人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文化艺术,培养出阅读习惯。文化信息是免费的,翻一翻无妨。随手一拿,就可以发现艺术趣味之处。”

  每期印到三万册的免费月刊《am post》,中英双语介绍城中热门文艺活动,常有游客感叹“很难拿到”。而随刊的《艺术地图》囊括丰富的艺术信息,一纸轻巧的地图一目了然地让人瞬间知道城中的艺术大小事。去年,随刊的“生活地图”《潮点》也应运而生。

  靠广告经营的刊物如何维持良好的公信力和说服力?樊婉贞强调:“我们不做广告目录,而是有自己的编辑团队和固定版面,无论有无广告收入,都一定要维持一半以上内容是非广告内容;主题式探讨、文艺评论,都不可或缺。”

  “一幅消失了多年的毕加索画作被找到,香港人有必要知道。”樊婉贞的刊物不断扩充国际版面。有一些本地艺术家批评,为何不多报道本地信息?樊婉贞认为,艺术家应看更多的东西,扩大视野;而香港观众更可以接触到更丰富的信息,“香港的文化发展还处在培养观众接触艺术的过程,需要这种普及化的内容。”

  “以前我们只是希望对社会有贡献,现在更多人希望我们做更多事,”面对许多读者对刊物内容寄予的更多期望和需求,樊婉贞笑言,“使命感有时候也带来压力。众口难调,我们希望满足人们对艺术的需求,但不能因各方不同的声音而修正编辑初衷或无限扩版。这一直是个挑战。”

  七年耕耘,令樊婉贞喜出望外的是,原以学界为主的读者群,早已慢慢扩展到专业人士。她还从表演艺术的上座率观察到香港文化艺术市场的日益蓬勃。她认为,这归功于政府的“观众为先政策”。樊婉贞说,当局的着力点并非推广艺术家,而是宣传推广节目,以低票价吸引普罗大众,设法让观众参与其中。日积月累,观众会逐渐把看文艺演出视如逛街般自然。但她亦希望,在观众不断成长时,艺术家也能同步得到重视。

  如果把香港文化喻作一本书,樊婉贞认为其可读性在于国际化、自由和中西并蓄。从台湾移居香港的她认为,视觉艺术和舞蹈在台湾发展蓬勃,表演艺术则是香港的强项;台湾非常本土化,香港更为国际化,港人不需要到柏林、纽约就可以听到世界级的古典音乐,且香港管弦乐团已是亚洲最好的管弦乐团之一。在香港这个小小的都会,大大小小的文化场地随处可寻。

  但令这位文艺刊物总编辑感到遗憾的是,香港“言之有论的文化评论人还不多,读者更少。”她举例说,目前对视觉艺术作解构的人不多,却常常骂声一片;而写张爱玲电影的人,未必真正看过她的作品。“批判和骂,根本是两回事,”希望为香港文艺土壤播种深耕的樊婉贞说。(完)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