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男子修复客家民居:我想尽力保存香港历史(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英男子修复客家民居:我想尽力保存香港历史(图)
2009年03月24日 15: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曾在英国参与建筑工作的Paul,把旧居民放置神像的平台保留,并改作开放式书房,屋内其中一条木梯因已被白蚁蛀空,他遂以竹制梯,用以攀爬上工作间。(图片来源:明报)
    有如堡垒的大埔白沙澳何氏旧居、门楼、家祠、厢房及更楼,上周全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门楼建于石台上,正门位置已被更改,由来自深圳盐田的何氏客家人于1910至1915年兴建。(图片来源:明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发展局上周公布1444幢历史建筑的评级,当中不乏散落新界乡村的青砖瓦顶建筑,不少已日久失修。该报发现4幢保存良好的百年建筑,而把历史冻结至今的人,只是普通的村民和外国人,他们不为金钱,只想留下历史和承袭小区文化。

  其中来自五湖四海的洋人,在西贡白沙澳既找到安乐窝,也保存了客家村的建筑特色,成为少见的客家“洋人村”。

  “我想尽力保存香港历史。”这番话并非出自港人,而是17年前从英国移居香港的Paul Timothy Cuthbert。回想早年踏足西贡荔枝庄,眼见一幢幢荒废的客家民居,Paul大叹可惜,遂花了5年自行修复客家屋,屋内的青砖灶头、烟囱、平台及瓦顶不变,还搜罗村民的农具、酒埕等,希望有心之士协助把隔壁废屋改建为荔枝庄客家文化博物馆,让市民实地认识客家生活。

  推门而进,右面是砖砌的灶头及烟囱,左面是洗澡的地方,Paul保留了典型客家屋的布局,昔日放置神像的平台变成无墙相隔的“书房”。

  抬头一看,瓦顶木梁犹在,其实Paul在背后花了一番工夫,“香港旧屋最大问题是白蚁,所以我逐条木梁浸白蚁水”。回想七八年前,他在荔枝庄玩水上活动,初次踏足这屋,木梁被蛀空,部分墙身塌陷,瓦顶严重漏水,布满尘埃和壁虎蛋,“看到它们无人打理,我觉得很难过,这些是香港人的历史”。于是,他向业主租下破屋修复。

  木梁是从石澳找来,墙身是用米浆混合猪毛重建,木椅是从深水埗拾回来的米埕改建……Paul与友人用5年时间把颓垣败瓦恢复为客家民居,楼高10多米,加上背山面海的环境,即使每天驾船出入,Paul也乐于住在这安乐窝,细味客家人建筑和生活。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项目经理罗嘉裕参观Paul的“客家屋”后指出,屋内布局简朴,相信早年不是富有人家的居所,砖屋与1910年代起使用的石屎屋有别,估计已有百年历史。他又赞Paul尽力把屋原汁原味地保留。

  Paul还收集村民的生活用品展出:酒埕、鸟笼、油灯、藤篮、农具、石磨、磨谷机、古式木箱等。他计划把相连其屋的另一客家屋改建为荔枝庄客家博物馆,约4年前向康文署求助,但被对方拒绝。

  香港康文署发言人指出,没有纪录显示Paul曾接触他们,但现时三栋屋博物馆等已有在乡村展示客家文物,因资源所限,除非发现极具价值的文物,否则不会另辟新馆,但署方鼓励民间成立博物馆。

  荔枝庄由许氏及李氏客家人所有,根据Paul的邻居、熟悉许氏家族的卓江桥所述,许氏早于康熙年代前定居荔枝庄,从事耕种、打石及捕鱼,高峰期有二三十间客家屋,但村民早年已移民美国和荷兰,“他们有成亿身家,在外国有数间酒楼和物业,何需回来居住,甚至修复?”

  香港人反而无心保育故居,Paul认为是人之常情,“本地人总觉得这是奉旨得来的,不觉有什么特别,但在外国人眼中却如珠如宝”。他希望商界及社会人士愿意与他一起活化荔枝庄客家屋,除作博物馆外,也可用作茶室、陶瓷制作、编织藤篮工作室及录音室等。

【编辑:刘羡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