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买香港银行金融衍生产品内地富豪亏10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误买香港银行金融衍生产品内地富豪亏10亿
2009年08月02日 08:39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轻信香港一些银行销售人员“高收益,低风险”的劝说,买下被称为“富豪杀手”的期权合约,结果10余名内地富豪损失逾10亿元。

  银行销售金融产品,千方百计规避中国内地法律,苦主在内地求告无门,但香港法律体系完全不同,律师费昂贵,维权之路困难重重。

  本报讯 雷曼迷债风波未息,内地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苦主又来到香港维权,香港银行信誉受到严重挑战。日前,内地“香港私人银行受害者联盟”6名代表专程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来到香港,投诉香港多家银行以不良销售手法,误导他们购买Accumulator,令10余人合共损失逾10亿元。香港金管局对事件表示遗憾,称尽可能3个月内看完所有投诉个案,以确定有无证据支持进一步立案调查。

  期权合约“赚有顶,蚀无底”

  该联盟现时为数10余人,均是香港银行KODA产品的受害者。所谓KODA,是一种与股票挂钩的期权合约,英文全称是Knock- Out Discount Accumulator。投资者购买KODA后,能够以比某股票现价低10%~20%的行使价买入股票,因此内地称其为“打折股票”。KODA看上去很诱人,但潜在风险极大,因为它“赚有顶,蚀无底”。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指,客户购买KODA后,当股票价格升过现价3%~5%时,合约会自行取消;但若股票跌破行使价时,投资者必须双倍吸纳股票,损失也不断扩大。业内称其为“富豪杀手”,往往“赚一粒糖,输一间厂”。

  料内地苦主逾3000人

  该联盟官方网站“打折股票网”披露,联盟成员分别在星展、汇丰、花旗、恒生及荷兰银行等被“误导”开设私人银行户口投资KODA,损失金额数百万到上亿元不等。联盟总联络人金亮估计,内地实际苦主逾3000人,大多数人碍于面子或不敢与银行“闹僵”而不敢站出来投诉。联盟曾尝试与香港银行沟通,但银行很“蛮横”,坚称“未做错任何事”,故求助金管局。有投行报告指,2007年本港销售的千亿Accumulator中过半卖给内地投资者。

  有人专攻内地富豪市场

  Accumulator祸水如何“北上”?联盟成员之一、上海创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赖建平透露,香港银行有部分职员专攻内地富豪市场。他们推介产品时一般会淡化风险,突出回报率,如称“香港股票市场是成熟的市场,PE值稳定,股票大跌的可能性很低。”

  香港金管局发言人回应表示,香港并无法律禁止本港银行“北上”揽客。不过,郭田勇表示,内地法律规定禁止外资银行在内地销售未经许可的金融产品,而KODA未获银监会批准。但销售银行千方百计规避法律限制,有销售员会建议客户在海外注册空壳公司进行投资、或邀请客户来港开私人银行户口。这样一来,投资者不受内地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救助途径少之又少。

【编辑:巫峰
    ----- 港澳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