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分析称普京访华意在改变两国“政热经冷”现状(2)

2012年06月08日 16: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应避免“政热经冷”

  据统计数据,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额为835亿美元。普京在上文同样提及该“历史新高”数据,并指出,现在中俄的中期目标是在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两国目前贸易额的发展速度表明,我们的目标将会提前完成。”

  纵比而言,中俄双边贸易额所取得的飞速增长不容忽视。但是横比欧美,差距尚大,去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4467亿美元,中欧这一数据则高达5939.7亿美元。

  有人用“政热经冷”对此作出评析。但是沈骥如并不太认同,他认为中俄双边贸易额的数字的确说明,与良好的政治、外交关系相比,经济关系显得不太匹配、不同步,但这只是表明两个新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合作过程中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美国前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和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看来,不管人们如何议论,中、俄两国之间建立军事同盟障碍重重。俄罗斯经济和军事的衰落增加了它对中国崛起的担心。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还没有达到应有水平,两国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西方(包括美国)的商品和金融市场。“除非美国犯严重错误(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否则中俄两国很难克服这些障碍,完全投入对方怀抱。”

  沈骥如也提及俄罗斯内部存在的“中国威胁论”观点,但是,他认为俄罗斯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已经意识到后者的诚意,这也正是普京设置此访的重要原因之一。

  法新社此间报道认为,俄罗斯现在已不把中国这个崛起的邻国视为威胁。普京在上文信心满满地写道:“俄罗斯非常需要一个繁荣的中国,同样地,我相信,中国也需要一个成功的俄罗斯。我们两国的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而是旨在实现共同发展和加强国际社会的公平和民主原则。也正因此,符合时代潮流。” (实习生高许冬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