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观察埃及局势:敌对双方难和解 经济社会遭重创

2013年08月21日 13:2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20日凌晨,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穆兄会)最高领导人巴迪亚被捕的消息传出,该国形势再度趋紧。自14日埃及过渡政府对聚集示威的前总统穆尔西支持者发动清场行动以来,埃及各地不断爆发严重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国际社会也通过不同形式表达了关切。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埃及过渡政府不会屈服于国际压力,或将通过武力镇压和做思想工作双重手段对付穆兄会。穆兄会有可能面临被分化的局面,强硬派可能转入地下活动继续抗争,温和派可能寻求政治解决。由于全面和解可能性很小,埃及的政治过渡进程将被拖延,经济也将遭受重创。

  过渡政府不惧压力

  埃及总统府、外交部近日分别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国际媒体介绍有关冲突的“真实情况”,称埃及正面临恐怖势力发动的战争,并表示过渡政府欢迎国际社会对于解决埃及当前危机的努力,但作为主权国家的埃及将自主决定国家安全等内部事务。外长法赫米还透露,埃及外交部正在重新审视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是想帮助埃及,还是意图对埃施压。

  分析人士认为,埃及官方的态度显示其不会轻易屈从于美国和欧盟等方面的压力。换句话说,西方目前施加的压力不足以使埃及过渡政府改变其对穆兄会的态度,过渡政府肃清国内不稳定因素的决心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尽管西方国家纷纷谴责埃及当局武力清场,但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海湾国家却表示坚定支持埃及“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西方对埃及的舆论压力。

  而且,到目前为止,西方对埃施压也仅止于谴责,尚未采取制裁等实质性行动。开罗大学政治学教授依马德·阿瓦德认为,其原因在于各国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海湾国家援助和支持埃及过渡政府,主要是希望遏制穆兄会势力对这些国家政权潜在的威胁;而西方又在较大程度上依赖海湾地区的油气资源,因此对支持埃及过渡政府的海湾国家有所顾忌,对埃及“欲惩又止”。

  穆兄会或面临分化

  在埃及暴力升级的局面下,过渡政府和穆兄会的矛盾不断激化,这既坚定了当局肃清暴力分子、镇压穆兄会的决心,又会激起穆兄会更强烈的反应。穆兄会作为一个整体加入政治和解的希望十分渺茫。

  目前,过渡政府表示正在讨论穆兄会的合法性问题,可能考虑解散穆兄会。分析人士认为,过渡政府对待穆兄会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将其分化,在严厉镇压穆兄会强硬派势力的同时,尽力争取该组织中的温和派人士。

  20日,穆兄会最高领导人巴迪亚被捕的消息传出数小时后,穆兄会迅速反应,宣布由马哈茂德·伊扎特担任其临时领导人。尽管如此,原有决策层的瓦解对穆兄会来说仍是一个重大打击,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打乱其阵脚。

  但金字塔政治战略研究中心政治专家哈立德·阿卜杜勒-哈利克等人认为,对于曾长期在地下活动的宗教组织穆兄会来说,将其解散不算是实质性打击,而且穆兄会通过其成员的流血牺牲赢得国内外巨大同情,不会彻底丧失社会影响力。

  分析人士认为,面对武力镇压,穆兄会可能出现分化:其内部坚持暴力主张的成员将会发动更多袭击,或者鼓动极端武装分子在西奈半岛制造暴力事件,短期内国内暴力冲突或将升级;而一些温和派成员可能会放弃暴力,积极与政府接触,谋求和解。

  经济社会遭受重创

  持续不断的暴力冲突不仅使安全局势恶化,同时也给埃及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新一轮冲突使埃及近年来低迷的经济雪上加霜,已有部分外国企业陆续撤离,失业人口将进一步增加。埃及国内生产总值曾一度连续数年以7%的速度增长,但在截至今年3月的9个月内增速仅为2.3%,现在很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作为埃及经济支柱之一的旅游业受局势动荡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其总收入自2011年年初以来已萎缩约50%。美国和欧洲各国政府纷纷警告国民远离埃及,一些旅行社取消了前往埃及的所有行程。

  据卡塔尔《海湾时报》报道,埃及过渡政府现阶段预算赤字约为每月32亿美元,今后18个月面临330亿美元的资金需求难题。

  阿卜杜勒-哈利克认为,安全形势的恶化重创埃及经济,政府将需要花费数年时间来解决经济难题。阿瓦德也表示,沙特等海湾国家对埃及的援助虽然能暂时缓解经济压力,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埃及的经济危机。

  此外,近来的暴力冲突不仅针对警察局、政府大楼、法院等国家机构以及道路桥梁等公共设施,还严重损毁了一些清真寺、教堂、博物馆等历史建筑和文化机构,给埃及人文领域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记者田晓航 李姝莛 王蕾)

【编辑:董煜坤】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