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叙启动加入禁化武公约程序 美俄博弈言辞交锋 (2)

2013年09月13日 10: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普京刊文直言美不再是民主典范 白宫讽刺其反衬美国“出类拔萃”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在《纽约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解释俄罗斯在叙利亚危机上的立场,他表示,在叙利亚发生的化学武器袭击并非政府军所为,而是反对派借机挑起冲突;普京还呼吁,美国应与俄罗斯合作,将叙利亚化学武器置于国际社会的监督之下,美方的军事打击仅会令叙利亚局势更加恶化,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恐怖主义浪潮。

  这篇由普京撰写的评论文章题为“来自俄罗斯的谨慎诉求”,于美东时间11日深夜首先刊发在《纽约时报》的网站显著位置,迅即引发高度关注。普京开篇即表示希望用这种方式与美国民众和政坛领袖“直接讲话”。

  普京在文章中直言美国不再是民主典范,敦促美遵守国际规则。他说:“军事干预他国内部冲突似乎已成为美国的家常便饭。这是美国的长期利益吗?我对此表示怀疑。世界上数百万人越来越发现,美国不再是民主典范,而是依靠蛮力、联合盟友号召‘你要么支持我们,要么就是反对我们’的国家。”

  对此,美国白宫12日“回击”普京文章,坚称叙利亚反对派没有使用化学武器,更讽刺普京文章反衬出美国“出类拔萃”之处。

  白宫新闻秘书杰伊愠尼称,白宫对普京的言论并不吃惊,“事实上,俄罗斯反衬出美国出类拔萃之处。与俄罗斯不同,美国挺身而出捍卫我们自己及全世界的民主价值和人权。我们认为,当独裁者无法使用毒气残害儿童,世界会更加安全”。

  他更指普京在美国报纸发表署名文章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因为它反映出美国真正“出类拔萃”的传统是言论自由,俄罗斯却没有这种传统,“事实上过去10多年俄罗斯的言论自由一直在倒退”。

  分析称就叙角力俄占优势 对叙动武可能性极大降低

  围绕是否对叙利亚展开军事打击的较量,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过了多番明争暗斗。目前,普京暂时取得优势地位,延缓奥巴马政府对叙利亚直接动武的步伐。

  纵观目前为止叙利亚化学武器事件的发展,奥巴马的表现可谓犹疑不决,处境尴尬。在本月10日的白宫讲话中,奥巴马坦承自己一开始并不想动武。从“不想动武”,到对军事打击持强硬态度,再到将问题抛给国会决定,乃至于后来面对国会内半数以上的反对声音,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可谓处境被动,进退两难。

  而普京采取的外交战术颇为主动,除了提出让叙利亚交出化学武器的具体建议,还于11日深夜在《纽约时报》发表署名文章解释俄罗斯在叙利亚危机上的立场,努力打造自身的“和平使者”形象。12日的《纽约时报》甚至也不得不承认,普京的“有所作为”已让奥巴马“黯然失色”。

  分析普遍认为,普京目前所采取策略的成功之处在于,将叙利亚危机从叙政府面临军事打击的边缘大体重新扭转到外交博弈。大国最近两天已加大了外交力度,争取打破在叙利亚化武危机问题上的僵局。

  而对于叙利亚局势未来的发展,外交学院李海东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俄罗斯的提议使美俄之间达成了某种共识,在处理叙利亚的问题上,美俄之间的共同性得以趋近。俄罗斯的提议使得通过联合国政治解决叙利亚化武问题成为可能,美国军事打击叙利亚的可能性极大地降低了。

  虽然外交途径成为可能,但奥巴马也表示,不会放弃使用军事打击,一旦叙利亚政府不守承诺,军事打击依然可能。且此前也发生过利比亚放弃化学武器依然遭遇美国军事打击的前例,使外界对美国军事打击前景依然充满猜测。

  就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认为,奥巴马宣称的“不会放弃军事打击”,其实是美国用以对叙利亚政府进行施压的工具。只要能通过移交化武使叙利亚政府去化学武器,美国应会选择“不战而屈人之兵”。且相比利比亚,叙利亚有更多盟友,巴沙尔政权也更强大,仅通过空中打击并无法像利比亚那样,直接推翻政府政权,这种情况下军事打击并不能成为美国达成目标的最佳选择。(完)

【编辑:李季】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