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访新科诺奖得主莱维特 享受两个“太太”的生活

2013年10月10日 09: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当地时间10月9日,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在瑞典揭晓,犹太裔美国理论化学家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物理学家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和南加州大学化学家亚利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因给复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而分享奖项。  

专访新科诺奖得主莱维特享受两个“太太”的生活
    当地时间10月9日,斯坦福大学举行记者会介绍该校生物学家迈克·莱维特获得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图为迈克·莱维特和夫人瑞纳分享得奖喜悦。中新社发 陈钢 摄
    当地时间10月9日,斯坦福大学举行记者会介绍该校生物学家迈克·莱维特获得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中新社发 陈钢 摄

  中新社旧金山10月9日电:专访新科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莱维特:享受两个“太太”的生活

  中新社记者 刘丹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三名学者,他们是66岁的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83岁的哈佛大学教授马丁·卡普拉斯和73岁的南加州大学教授亚利耶·瓦谢尔。三人因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的成就获奖,并分享约120万美元奖金。

  斯坦福医学院第8个诺贝尔奖

  9日上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李嘉诚学习与知识中心一楼,几名学生挤在一起,细看刚贴上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照片。

  “医学院太牛了,今天又得了一个化学奖,墙上的照片都快放不下了。”

  “就是,昨天汤姆获奖,今天又有迈克尔,真让人兴奋。”

  靠近书店的墙上,玻璃框里密密麻麻陈列着医学院的学术功臣们的照片和简介。至10月9日,医学院共有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5名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上百名各种国际及美国专业奖项获得者。

  中新社记者看到,7日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汤姆·苏德霍夫的照片和简短说明还没来得及制相框,只是打印在一张白纸上,套在塑料膜里,排在其他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旁,还缺9日获得化学奖的迈克尔·莱维特的照片和简介。

  一位新闻部职员告诉记者,这两天他们忙坏了,8日从后半夜就开始准备9日上午10点的新闻发布会,“迈克尔的照片很快就会放上去。”

  两个太太,三重国籍

  从一楼新闻发布会会场到三楼小会议室,莱维特边走边对中新社记者说,“我是一个对科学充满激情和痴情的人,从20多岁时就是这样。这么说吧,我有两个‘太太’,一个是科学,一个是我真正的太太瑞娜。今天得奖,是对我最大鼓励和认可,我要感谢两个‘太太’。”

  “我非常享受两个‘太太’的生活。但我承认,我是一个很不称职的丈夫,非常自我、甚至自私,做研究的时候心无旁骛,一天中很多时候都对着电脑。”莱维特看着身边的瑞娜和长子丹尼尔,眼里带着歉意。

  从事设计和绘画艺术的瑞娜搂着他的肩头说:“亲爱的,不用这么说,你也帮我做了很多家务事,在伦敦的时候,你还帮着带儿子。”

  刚刚创办自己的生物科技公司的丹尼尔告诉记者,“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记忆中的父亲几乎都是在电脑前。他的研究是开拓性的领域,获奖实在是实至名归。”

  三楼会议室里,工作人员正在为莱维特准备11点的电话会议,接受不能赶到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提问。

  桌上放着点心、水果和咖啡,莱维特走向桌旁,拿起小碟子,开始取食物。“你知道吗?从半夜2点50分后到现在,我没吃一点东西,只喝了咖啡,我可是饿了。”

  他又给伦敦的老母亲打电话,虽然清早已经报过喜了,还是希望98岁的母亲能跟他们一家去瑞典领奖。

  1947年,莱维特出生在南非,青年时期到英国伦敦求学,先后在国王学院和剑桥大学完成学士和博士学位,与瑞娜在伦敦结婚生子,再到以色列从事博士后研究,过去25年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结构生物系任教,拥有美国、英国和以色列三个国家的国籍。

  电脑加上生物化学产生无穷大威力

  在以色列做博士后的时候,莱维特一大壮举就是花费了1000万美元建立用于研究生物学的个人电脑,容量只有1个MB,而现在的手机容量轻易就有16个MB。

  “我从20多岁时就意识到,生物化学非常复杂,如果把电脑这种威力强大的工具和它放在一起,将会产生无穷大的威力。”莱维特说。

  如今,化学家们早已用电脑来展示化学分子结构的各种模型,分析蛋白、基因等对生命产生的作用。莱维特、卡普拉斯和瓦谢尔等自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的早期研究和贡献为这项强大工具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帮助人们加深对化学过程的理解与预测。化学领域许多重要进展都离不开先进的电脑机模型帮助。

  中国留学生:导师鼓励我做喜欢的研究

  下午1时,在结构生物学系一楼的小会议室里,挤满了几十名笑逐颜开的师生。桌上系着彩色气球,庆祝的香槟酒和巧克力必不可少。

  系主任约瑟夫·普格利斯喜形于色地对中新社记者说,“我们真是很荣幸!别小看这间屋子,已经是第二次为诺贝尔奖得主开庆祝会了。2006年,我们系的罗杰·科恩伯格获得化学奖,也是在这里开香槟。”

  在莱维特实验室里做了4年多博士后的中国留学生章俊杰对导师获奖由衷高兴。“他是个很随和、让人有亲切感的导师,总是鼓励学生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我很荣幸跟随他这么多年。”

  章俊杰说,迈克尔的一句话让他记忆深刻:“我已经66岁了,我越来越快乐,不是因为我知道的东西更多,而是我能以自己的能力帮助更多的人。”(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