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本国安局正式启动 安倍展开“地球仪外交”

2014年01月07日 13:21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日本去年底创建了日本版“国家安全委员会”,也就是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后,今天正式成立作为其事务机构的“国家安全保障局”。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日本记者王洋:日本政府将于7号成立负责统筹日本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的事物机构“国家安全保障局”。国家安全保障局将结束日本政府部门各自为政的信息管理模式,在首相官邸的指导下制定外交及安全政策。

  据悉,国家安全保障局的首任局长将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外交智囊、前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担任。该机构的规模为60人左右,事务人员分别由日本外务省、防卫省等各省厅机构选派,其中还将包括10多名日本自卫队官员。该机构将下设“宏观”、“战略”、“情报”、“同盟及友好国家”、“中国和朝鲜”以及“中东等其他”六大部门。

  从部门设立来看,显示出日本极强的对华针对性。自上个月26号安倍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后,日本与中韩两国的关系进一步深陷“寒冬”。昨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了2014年的首场记者会,就日本政府未来一年的执政方针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参拜却毫无悔改之意:

  安倍晋三:关于参拜靖国神社,我想带有诚意的向中韩两国领导人直接说明我的真实意图,我在公开场合一直在说,希望与中韩两国首脑举行会谈。

  这不是安倍第一次作出所谓“敞开与中韩对话的大门”这样的表态了,我们对安倍这种表里不一的伎俩并不陌生,昨天的记者会,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安倍最关心的问题,还是要实现“安保政策大转换”,以及“打破日本战后的和平宪法体制”等深层次目的。

  新的一年,安倍的“地球仪外交”也将开始。法新社说,安倍将于9号到15号出访非洲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和莫桑比克3国以及中东地区,打算用提供发展资金的方式抗衡中国在这些地区不断上升的影响力。

  另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安倍还计划本月访问印度。而印日防长昨天在印度举行磋商,议题包括加强两军关系、日本向印度出售两栖飞机等。此外,日本政府已经决定与印度、缅甸等6个国家共同完善现有公路干线并建设新公路。日本拉拢印度等国的意图不说自明,不过,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看来,光砸钱是没有用的,更何况,日本已经债台高筑:

  杨希雨:安倍上台12个月出访了13次,平均每个出访1次还要多。13次出访,访了29个国家,如果再加上各种多边场合的会见,会见了100多人次各国的政要,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推进日本主导的国际统一战线,以政治和经济的综合手段来搞合并联合。但是我要说,你想干什么事情是一回事,你能不能干成是另一回事。第一,日本的能力,日本现在在这个地方大举投入,是在一个什么背景下?是在日本政府债台高筑的情况下,在整个发达国家中日本公共债务率占GDP比率最高,我们都说欧债危机,欧债危机非常严重,最高也没有超过120%,但日本的债务率有多少?国际货币基金说,日本的公共债务率差不多达到240%,250%。再有一个更重要,无论是缅甸也好、印度也好、不可能忽视同中国关系的重要性,都不可能选边站,站在日本一边去共同反对中国。

  日本今天正式启动“国家安全保障局”。这标志着统筹日本外交、安全保障政策的指挥塔“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正式开始运作。杨希雨认为,正式运作的国安会,可以说是彰显安倍决心重振日本军事大国地位的决心。日本问题专家刘江永也表示,国安会的成立不是孤立的行为;

  刘江永:日本国安会的成立还有它下一步运作,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跟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以及它针对中国在军事方面、国防方面,下一步还要制定防卫计划大纲,还要出台未来五年的装备计划和总的预算框架,还要讨论日美两国的联合作战的防卫合作指针,所以一步一步往前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对信息披露的封锁。另外,要进一步对国内的相关人员甚至包括一般的公众、媒体全面实行所谓的保密法,来加以国内的严格控制。虽然我们不能因此认为日本就是走向了一个军国主义,但是这种现象,这种趋势,这种倾向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