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菲舍尔:世界汲取一战教训了吗?

2014年02月13日 16:4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世界从1914年的灾难中汲取教训了吗?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2月10日刊登德国前副总理兼外长约施卡·菲舍尔的文章《一再战争》称,尽管过去100年出现各种冲突和倒退,但仍有谨慎乐观的理由。

  文章说,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应以此为契机,思考当今时代能从这场欧洲原始灾难中学到什么。因为1914年6月发生的萨拉热窝事件直至今日仍影响着国际政治和全球国家体制。

  如今,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仍受到几大欧洲帝国遗留问题的折磨。这些帝国或王朝中的大多数在一战后瓦解:哈布斯堡王朝、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的没落也始于这场战争,二战只是将没落变得无可挽回。帝国的崩溃留下了断裂区,时至今日仍包含着破坏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的高风险。对巴尔干和中东地区而言尤其如此。

  巴尔干的脆弱和平

  冷战结束后,战争重返巴尔干半岛,如1914年时的征兆一样。在解体的南斯拉夫,好斗的民族主义者代表在“大塞尔维亚”宣扬者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的带领下,重新开始相互攻击。米洛舍维奇当然不是孤军奋战。当时的欧洲面临瞬间回退到1914年的对峙状态:巴黎和伦敦支持塞尔维亚,而波恩和维也纳力挺克罗地亚。

  不过这种倒退并未出现。西方经过漫长而痛苦的等待从自身可怕的历史中汲取了教训。但若没有美国的干涉,这能否为巴尔干重新带来(脆弱的)和平,值得怀疑。三件事束缚了巴尔干的民族主义者:美国的存在及其军事力量、欧洲一体化的进展和欧洲告别大国政策。但人们不应自欺欺人:只有当巴尔干国家相信欧盟和自己加入欧盟的前景时,该地区的和平才可能长久持续。

  中东秩序日渐崩溃

  从根本上看,中东国家是英法两个欧洲大国创造的。1916年,法国高级外交官弗朗索瓦·乔治-皮科和他的英国同行马克·赛克斯通过一份秘密协定将该地区瓜分;后来的以色列建国也源于1917年秋英国外交大臣鲍尔弗公布的“鲍尔弗宣言”,此后的托管国英国支持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国家。

  尽管爆发各种战争和冲突,但当时设立的中东至今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不过,我们现在正成为它崩溃的见证者,因为赛克斯和皮科创造的中东依旧以一个(或两个)强大的外部霸权国家存在为前提。这个霸权国家有能力也愿意疏通或压制该地区的冲突。曾经充当霸权国家的是英国和法国,然后是美国和苏联,最终只剩下美国自己。

  如今,美国在伊拉克的冒险行动和由此陷入的心力交瘁拉开了“赛克斯-皮科协定”终结的序幕。美国不希望也不愿意在该地区维持现有水平的行动,而且也没有其他外部秩序维护力量可以效劳。由此产生的真空导致混乱发展:恐怖主义、伊斯兰教的不同派别以及社会和政治运动试图填补这一空白,还包括民族或宗教少数派以及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等拥有统治野心的地区参与者。

  东亚引发最大担忧

  旧中东勉强形成的稳定被一种混乱的不稳定取代,而且它几乎不会止步于赛克斯和皮科曾经划定的界线。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局势发展表明了这一点,就连黎巴嫩和约旦的前途问题可能也会很快摆在眼前。

  文章称,来自这个危机四伏地区的为数不多的好消息是,那里目前不存在世界大国对抗。不过,伊朗、沙特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地区霸权冲突可能会更加危险,特别是该地区的所有参与者都具有根深蒂固的传统强权政治思想。那里几乎不存在通过地区合作解决冲突的机制和传统。

  不过,回忆1914年夏天,引发最大担忧的是东亚地区。因为几乎与史书如出一辙,那里聚集着当时那场灾难的全部要素:该地区军备精良,在今天这意味着拥有核武器,有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世界大国,存在大国对抗、悬而未决的领土和边界问题、朝鲜半岛冲突、历史遗留问题和虚荣心,几乎不具备合作的甚或一体化的冲突解决机制,而是一味争夺权力,而且互不信任。

  存在三个乐观理由

  为何仍存在乐观的理由呢?文章提出,第一,世界强国美国的持续存在充当稳定制衡;第二,核武器威慑;第三,全球化导致并不断加深的相互依赖。缺少这三个因素,东亚地区将面临爆发一场大战的紧迫威胁。

  这表明,世界自1914年夏天以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00年前,全球生活着20亿人,如今则超过70亿人;这创造了相互依赖并迫使相互合作,这样在核武器时代,战争才不会继续成为大国推行强权政治的手段:原子弹无疑会造成两败俱伤。美国终究依旧是世界无法放弃的秩序维护要素。

  世界、思想和国际外交架构在这100年间发生很大变化。尽管发生各种可怕冲突,但爆发一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降低了。但人们不应忘记,在1914年夏天,大多数国家还认为不可能出现后来的那场灾难。尽管如此,它却发生了!

【编辑:吴合琴】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