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克里米亚博弈俄与西方不让步 局面何时缓解未可知

2014年04月02日 16:43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由于俄罗斯表示出对克里米亚的兴趣,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下降到冷战结束15年以来的最低点。奥巴马在3月20日宣布了针对俄罗斯政府官员、重要人物以及一家俄罗斯银行采取新的经济制裁。在这场博弈中,没有玩家愿意让步

  “在俄罗斯人民心中,克里米亚一直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月18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对议会及政府官员的47分钟庆祝演讲中,如此声明。金碧辉煌的大厅里响起了听众们热情的掌声,一些人吟唱着“俄罗斯、俄罗斯”,另一些人在一旁默默地拭着眼泪。

  演讲结束之后,普京立即与自称为独立克里米亚领袖的人士签署了协议草案,以此落实这一战略地区加入俄罗斯领土的协议。

  克里米亚是一个位于黑海北岸的半岛,在乌克兰大陆以南,俄罗斯库班地区以西,人口仅230万,多数人称自己是俄罗斯民族,说俄语。这个地区也有较大的少数群体,比如乌克兰人和信奉伊斯兰教的克里米亚鞑靼人。如今克里米亚已经成为冷战以来东西方最大危机的焦点,派遣部队时,普京称这是为了保护克里米亚说俄语的人民,并帮助乌克兰免受新过渡政府的损害。

  2014年3月19日,乌克兰军方开始撤离克里米亚。

  为了让克里米亚重回俄罗斯

  直到16日,克里米亚仍是乌克兰下属的自治共和国,自主选举议会,但首相的任命需得到基辅方面同意。而自从去年10月乌克兰爆发针对腐败政府的骚乱,并持续数月之后,局势发生了改变。没有流血事件,普京重新将这一地区纳入了俄罗斯。

  为了让克里米亚重回俄罗斯,克里米亚的议员们在3月16日号召举行了一次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克里米亚当地84%的投票以及乌克兰全国93%的投票均支持加入俄罗斯联邦。普京总统称,克里米亚举行公投是“基于国际法”的。

  忠于俄罗斯的部队逐渐控制了克里米亚,而乌克兰军队慢慢在撤离。亲俄派议会已经投票表决加入俄罗斯联邦。

  俄罗斯和乌克兰均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这是联合国最基本的条约。与乌克兰一样,一些国家认为俄罗斯这类干涉行动侵犯了乌克兰领土,尤其在没有任何俄罗斯人受伤的背景下。普京一方面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干预是出于人道目的,同时又指出,根据乌克兰宪法,乌克兰的过渡政府也是非法的。

  直到今天,只有饱受三年内战之苦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公开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阿萨德说他支持普京“恢复乌克兰友国安全与稳定”的努力。

  根据俄罗斯与乌克兰于1997年签署并在2010年续签的分割条约,俄罗斯可以在克里米亚半岛驻扎25000名士兵、24个火炮系统、132辆装甲车以及22架军用飞机。俄罗斯黑海舰队可以在克里米亚停留直到2042年。

  直到今天,莫斯科每年都减免基辅1亿美元的债务,以此换取乌克兰水域和无线电频率的使用权。 这是一次新冷战吗?

  由于俄罗斯表示出对克里米亚的兴趣,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下降到冷战结束15年以来的最低点。西方大国严厉谴责了俄罗斯接管克里米亚的举动,“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已经和一个月前不一样了”,北约秘书长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说,“通过在枪口之下举行的公投来兼并克里米亚,这于法于理都是错误的。这破坏了所有寻找和平政治解决办法的努力,也是对全体欧洲-大西洋群体、北约以及所有致力于建设一个完整、自由且和平欧洲人士的警告。”

  尽管普京不仅取得了议会给予其在克里米亚地区、更有在乌克兰全境部署部队的许可,西方国家似乎并没有因此支持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的兴趣。

  北约、欧盟以及美国都已表示不会武力干涉,只会给乌克兰经济支持。北约特别指出,军事行动应对的可能不大,但是却派了大量的战斗机到波兰与立陶宛。3月20日,正在俄罗斯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克里姆林宫对普京说:“我十分担心乌克兰与俄罗斯如今的局势。”潘基文说此行也是“鼓励各方和平解决如今危机的外交努力之一”。

  欧盟与美国并未采取军事行动,却在俄罗斯对西方的经济依赖上采取反击,即使如此,2008年格鲁吉亚战争中,俄罗斯击败了格鲁吉亚军队,夺回了分离出去的南奥塞梯领土。至今,俄罗斯依旧控制着南奥塞梯地区。

  与潘基文座谈同一天,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议会演讲中,警告俄罗斯领导人不要破坏乌克兰东部的稳定,她表示,那里是很多说俄语人民的故乡,一旦遭到破坏,她将采取经济制裁。“我们都做好了准备,如果无法避免,我们也将下定决心(进行制裁)”。欧盟的制裁首先体现在暂停与俄罗斯在经济与签证方面的对话,同时同意与乌克兰签署全面自由贸易协议。

  “针对克里米亚事件,欧盟目前的反应相对缓和”,布鲁塞尔欧盟政策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史蒂文•布洛克曼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欧盟对这样突如其来的事情措手不及,这是欧盟不曾预见的。这也是这个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联盟的特性——就一项外交安全立场达成一致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也是一个民主政体的特征,为了做出合理的决定,需要谨慎权衡利弊。针对此次入侵,我认为欧盟成员本应预见到事态的发展,鉴于在过去几年俄罗斯是如何坚持保留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基地,又是如何迅速与掌权后的亚努科维奇签署新租约。这些都十分明显地表明,这个基地对俄罗斯至关重要,而且那里60%的居民是俄罗斯人,几乎‘对俄罗斯唯命是从’。这与阿布哈兹、奥塞梯,也和特涅斯特的情况类似。过去的事件显示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逻辑,而这一路线也将继续。”

  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也“十分关注”紧张局势的升级,以及俄罗斯议会批准军事行动的决定。他表示“这一举动是对乌克兰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的巨大潜在威胁。我们谴责任何侵犯乌克兰的行动”。

  美俄的较量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3月20日宣布了针对俄罗斯政府官员、重要人物以及一家俄罗斯银行采取新的经济制裁。“进一步升级只会更加孤立俄罗斯在世界的地位,”奥巴马说。

  美国担心“俄罗斯的军队部署”十分危险。美国的新制裁将会打击16名公开支持普京兼并克里米亚的俄罗斯政府官员。其中有:普京的私人银行家、俄罗斯银行最大股东尤里•科瓦尔恰克;一家石油与能源商贸公司创始人格纳迪•季姆琴科;曾受惠于普京、拿到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索契冬奥会合同的阿卡迪•罗登伯格与博瑞斯•罗登伯格兄弟。

  奥巴马还签署了一份总统令,以对俄罗斯经济部门采取更广泛的制裁,奥巴马称这一举动“并非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同时承认这类制裁将会“扰乱”全球经济。在一次电视采访中,他表示不愿做任何可能“引发与俄罗斯之间战争”的事情。因此他的重点会放在给予乌克兰过渡政府经济援助。

  英国首相大卫•卡梅隆在与反对派激烈讨论之后,宣布:英政府官员抵制2014年索契举办的冬季残奥会,但并不影响英国代表团参赛。

  普京很快对制裁做出了回应。俄罗斯对9名美国立法人士与官员采取了入境限制,并且正考虑强制冻结银行账户并控制美国居民在俄罗斯的资产。俄罗斯外交部禁止美入境的官员名单中,有美国众议院院长约翰•安德鲁•贝纳与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以及参议员罗伯特•梅南德斯。据国际媒体报道,俄罗斯议员正与统一俄罗斯党在全国号召,没收美国企业在俄罗斯国内经营所得。

  一切都是天然气惹的祸?

  俄罗斯大部分出口至欧洲西部的天然气是通过乌克兰的管道,因此乌克兰对俄欧十分重要,这也是欧盟未对俄罗斯采取更严厉制裁的原因之一。

  俄罗斯的天然气出口占了乌克兰60%以及欧洲三分之一的天然气消耗。“欧盟有六个成员国完全依赖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布洛克曼斯说,“而其他成员国与俄罗斯有着重要的出口贸易协议,例如农产品,因此也担心制裁措施会损害整体的商业利益。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前两次事件中收紧了对乌克兰的天然气出口,欧盟至少应该学到了多样化能源结构的必要,从而扭转对俄罗斯的局面,并以(别国)天然气进口来左右俄罗斯对乌克兰及其他东欧国家的外交政策。

  当然,俄罗斯也有薄弱的地方,这便是它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俄罗斯在人口和经济上都在下滑,它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度经常超过50%”,布洛克曼斯说,“如果将能源出口中的服务业算进来,比例还会增高,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非常不健康的,即使是在和平时期。从这些方面来看,俄罗斯正在衰退”。

  克里米亚危机同样影响了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发生后,俄罗斯莫斯科交易所的两个主要交易指数都在2014年3月3日下滑:莫斯科银行间货币交易所MICEX 10指数下降了10.79%,相当于市值损失600亿美元,俄罗斯交易系统RTS指数下降了12.01%降至2009年9月以来最低。但在第二天,MICEX上升了5.25%,挽回了部分损失。此外因为卢布贬值,俄罗斯中央银行将利率从5.5%提升至7.0%,并花了120亿储备金来支持卢布。

  如果国际制裁继续下去,经济上的后果只会更加恶化。

  俄罗斯可能会招致欧盟其他东部国家的抵制。这些国家与欧盟的协议中有很多即将到期,比如欧盟-摩尔多瓦、欧盟-格鲁吉亚以及欧盟-乌克兰协议。摩尔多瓦加入欧盟的协议应在8月之前签署。尽管莫斯科可以努力争取像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格鲁吉亚共和国这类政治资产,它有着自己的和平卫士角色来吸引眼球,以期阻止这类协议的签署,正如它曾成功阻止亚美尼亚一样。

  如果欧盟西部国家持续给俄罗斯施压,他们会尝试将俄罗斯驱逐出八国集团。G8下一次峰会预计于6月在索契举行。英国政府已提议其他七个成员国在伦敦举行峰会,不邀请俄罗斯参加,其他成员国表示赞同。

  克里米亚危机日益升级。在这场博弈中,没有玩家愿意让步。这样的紧张局面何时会缓解,现在仍未可知。特约撰稿 尼科里娅•艾普斯托卢(Nikolia Apostolou) 译/王琛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