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行专家:“效率驱动”才是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2014年06月11日 13:3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自“消费驱动论”提出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消费可以代替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有人认为,消费驱动论本身违背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此,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Bert Hofman)的观点旗帜鲜明。他在2014新加坡国际水周期间接受新华网新加坡频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消费驱动”是个伪命题,“效率驱动”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记者:在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低迷的背景下,很多机构调低今年的GDP增长预期。中国经济正处于调结构的过程,下一阶段的形势如何?

  郝福满: GDP增长放缓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中国经济在过去数十年保持了10%左右的高增长,但随着中国日渐富裕,基数增大,经济上行速度放缓难以避免。 除此之外,目前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年前,在国企职工下岗、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背景下,存在劳动力过剩压力,因此只有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才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来缓解压力。 反观目前,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出现停滞甚至负增长,另一方面增长的重点领域也发生变化: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数据显示,传统制造业仍持续增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低于服务业。服务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每单位的经济增长实际上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已经不需要那么高的增长来创造就业机会。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在调结构过程中面临的下行风险以及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风险因素?

  郝福满:过去中国依赖投资刺激的增长模式已经积聚了一些风险,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债务占GDP比例过高。在我看来,这一比率近年来确实增长的非常快,但考虑到基数因素,实际上并不高。总体来看,风险是可控的。我认为,经过一阶段的“扶正固本”,信贷拉动式的增长逐渐放缓,可以降低中国经济的风险。

  实际上,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向私人部门以及外资开放新的领域。在我看来,这些措施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催化剂。通过开放新的领域、吸引多元化的投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尤其是在服务领域。

  记者:如何看待下一阶段“三驾马车”各自发挥的作用?

  郝福满:出口主要受外部因素影响,过去几年世界经济,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表现并不好,中国的出口数据受到很大影响。从今年来看,我认为是反转的一年,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正在恢复并且出现增长迹象,随之而来的是需求的增长,这对中国的出口来说是好消息。我认为,出口将是今年和明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这也是推出相关措施的良好时机,例如一些短期的结构调整。

  另外有一点必须要说明,从长期来看,根本就没有“消费驱动”这一模式。根据经济学理论,消费和增长是负相关的,消费多了,自然增长就少。所以如果想要扩大消费的同时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投资就必须要高效。从本质上来看,应该是效率驱动型增长,而并非消费驱动式增长。

  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包括投资、效率提高以及劳动力红利。目前中国的劳动力红利已经开始下降,如果不提高投资、生产的效率,而将重心放在促进消费上,经济增长的放缓是必然的。要实现效率驱动型增长,就必须进行改革来提高产能和投资的效率,其中包括金融领域的以及其他部门的逐步开放,给社会资本更多的参与机会,引入更多竞争,最终实现提高效率的目标。

  以基础设施领域为例,过去的政府主导模式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为地方政府积聚了大量的债务。我很高兴看到中国现在开始推动公私合作伙伴(PPP)模式,通过引入私人部门提高效率,在不大量占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记者:一些来自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在中国,部分中小型城镇目前已经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可以提供;另一方面大量人口涌入大城市,在下一轮城镇化过程中,有何种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郝福满: 这是城镇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中国,包括教育、医疗资源在内的公共设施服务分布非常不均匀,所以人口集中流向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城镇化的关键是鼓励人们前往就业机会多的地方,而不是流向提供更好公共设施服务的地区。所以在未来公用设施建设和城市的规划上,要尽量实现均衡发展,当然这并不是短期内能达到的,并且牵涉很多土地、户口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制度改革。(记者吴婷婷)

【编辑:郭炘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