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加接触”政策 图谋难得逞

2014年08月28日 08:2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今年以来,美国政府的一些高级高官在公开谈话中,一方面表示“欢迎中国的崛起”、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不是为了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又放言对中国要强硬,要“狠一些”。美国政府官员这种言行不一、相互矛盾的说法,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一些媒体甚至提出了美国官员说的到底 “哪句话是真的?”的质疑。

  8月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英国《经济学家》周刊专访时说,对中国一定要“狠一些”,要“强硬”。而在今年4月28日奥巴马访问菲律宾时曾表示,美国欢迎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发展对亚太和世界来说是一件好事。他还说:“我们与中国保持着一种建设性关系。我们的目标不是对抗中国,也不是遏制中国。”

  8月11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访问澳大利亚时,当有记者问到美国如何应对中国势不可挡的崛起和影响力大增的问题时,哈格尔用威胁的口吻回答说:“我们是个太平洋大国,我们哪都不去。”他还警告说,中国在南海的争端中要守规矩,要“谨慎和负责任地行事”。8月12日,作为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一部分,哈格尔与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签署了一项扩大美国在澳大利亚达尔文军事基地驻扎的军事力量的协议。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哈里斯上将在接受澳大利亚记者采访时说,他对美国和澳大利亚加强军事合作关系感到高兴,同时颠倒黑白地指责中国“在南海和东海的一些行为是挑衅性的”,“应为南海局势日益紧张负责”。哈里·哈里斯还咄咄逼人地说,美国有能力击败中国的任何导弹威胁。就在今年6月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誓誓旦旦地说:“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是为了遏制中国。对此,奥巴马总统说得很清楚。克里国务卿说得很清楚。我也说得很清楚。”

  8月9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缅甸召开的东盟外长会议上指责中国在南海的“挑衅性”行为,鼓动东盟国家与中国进行对抗,但遭到失败。而就在一个月之前,即在7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结束后,克里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高度肯定中美双方对话取得了丰硕成果,他还利用这个机会振振有词地说:每当我读到一些关于美中关系的评论,听到一些所谓的专家谈论两国关系,有太多的人暗示美国正试图以某种方式遏制中国,或者是我们在该地区的行为都在针对中国。我今天向你们强调一下,美国没有试图遏制中国。我们欢迎出现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中国来为该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也欢迎它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负责任的角色。

  对于美国政府官员这种言行不一、相互矛盾的做法,美国的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美国凯托学会外交政策研究主任贾斯廷·洛根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直言不讳地说:“美国领导人一直在美中关系问题上说谎。每当有人称美国在包围或遏制中国时,他们一贯都予以反驳。但事实上,华盛顿正在包围和遏制中国。” 贾斯廷·洛根在文章中指出,美国政府为其亚洲政策辩护说,美国把60%的海军力量部署在亚太地区仅仅是为了打击海盗和毒品走私,为了人道主义援助,这样的说法是“荒谬的”。他还指出,美国正在同所有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发展关系,而且在这些争端中美国站在它们一边。

  也有美国学者不赞成美国正在遏制中国的说法。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国际安全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罗伯特·曼宁最近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就批评说, 认为亚洲发生的所有令中国不如意的事情都是美国“遏制”战略结果的说法是“荒唐”的。但他同时也承认:“美国公共外交活动还是在无意间强化了中国人的说法。” 罗伯特·曼宁的文章认为:“美国的政策旨在抗衡中国日益增长的战略和地缘政治影响力”,这与冷战时期对苏联的遏制政策不同,“美国对华政策的这种双面性表明,美国正在一边努力抗衡中国日益强大的战略影响力,一边希望通过更具合作性的美中经济关系引导中国避免成为一个典型的、挑战国际通行体制的新兴大国”。

  美国凯托学会高级研究员特德·盖伦·卡彭特则明确指出,奥巴马的这种两面性对华战略注定要失败。卡彭特8月16日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文章说:“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是逐步构建对华遏制政策的架构,同时又坚决否认它在推行这种政策。华盛顿千方百计地加强与日本、韩国以及菲律宾的后冷战时期同盟关系,又与越南和印度等以前关系磕磕绊绊的国家建立新的安全伙伴关系。美国的所有这些举措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与对中国有敌意或至少对中国在东亚力量增强深感担忧的国家建立安全关系。”文章认为,美国当前的对华战略“不仅自相矛盾,而且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卡彭特还认为,随着中国的实力增强,美国继续对中国采取“遏制加接触”的两手政策将变得“越来越难”,美国必须做出“痛苦”的抉择,要么采取明显的遏制政策,要么接受中国在东亚的地位。他认为,承认中国在东亚的地位如同19世纪末英国承认美国在西半球的主导地位一样,被历史证明是成功的,“美国如果承认中国在东亚的地位,或许也会带来类似的好处”。

  事实上,美国不会放弃对中国的遏制政策。自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不容许任何一个新兴大国崛起挑战美国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因此,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或者说是“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进行遏制,是美国的既定战略方针,不会改变。然而,在美国看来,仅仅采取遏制政策是不够的,也很难遏制住中国的崛起。在目前阶段,美国还不希望与中国发生武力对抗,因为中国并没有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霸主地位构成挑战,发生武力对抗对美中双方都没有好处,而且,采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是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最佳手段。

  美国对华实施两手政策注定不会成功,而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有其战略上的需要和原因:

  其一,经济上的需要。中国已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2013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已达到创记录的5210亿美元,中美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了1000亿美元。中美双方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关系为中美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动力。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对美国经济复苏是有好处的。

  其二,管控冲突的需要。通过与中国多渠道的对话和接触,包括军事领域的对话和接触,增加双方政策意图的透明度,减少出现误判的可能性。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不久前在一次有关美国对外政策的演讲中,就强调了美中加强合作关系的同时对于“管控”冲突的重要性。

  其三,使美国更有条件发展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美国公开否认遏制中国的意图,可以使与中国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在发展与美国的关系时不为难,不用它们选边站。贾斯廷·洛根在文章中就明确指出:“不试图遏制中国的说法有助于华盛顿与不愿冒风险的第三方国家达成合作。”

  其四,让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减轻美国的负担。无论是美国总统奥巴马还是国务卿克里,在谈到欢迎中国崛起时都要表示希望中国充分参与国际事务和在国际事务中“作出贡献”。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面临的地缘战略难题成堆,其中包括美国与俄罗斯关系的恶化,“美国需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这样美国官员可以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来应对其他大量的问题”。

  其五,把中国置于美国制定的现有国际秩序的框架内进行“管制”,这是美国欢迎中国崛起的前提。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官员在欢迎中国崛起的同时强调要促使中国成为“负责任”大国的原因。美国方面认为,让中国融入目前的国际秩序对美国是有利的,同时也对中国有利,它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中国在目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没有能力,也不会直接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贾斯廷·洛根在文章中解释说,在美国看来,中国可以富裕起来,只要中国奉行瑞士那样的外交政策即可;只要中国不试图改变东南亚的现状,美国就欢迎中国的发展。美国总统奥巴马还认为,中国经济越发展,就越容易与美国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奥巴马这番讲话的含义是什么还不明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发展不能威胁到美国的根本利益。

  以上原因决定了美国对中国采取两手政策的长期性和常态化。(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徐长银)

【编辑:程兰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