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韩澳纠结是否加入亚投行 美国施压盟国别参加

2014年10月24日 09:29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据报道,由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今天将在北京正式签署备忘录。这个致力于为亚洲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融资的计划引来美国百般阻挠,美国除了自己不参加外,看似还“成功”阻止了澳大利亚、韩国成为亚投行的发起方之一。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教授23日告诉《环球时报》,韩国若退出亚投行备忘录签署,背后一定有美国因素。美国非常在意维护自己的金融主导地位,不希望任何军事盟国加入在其看来可能有损这一地位的区域性投资银行。面对美国的阻挠,我们应当稳住阵脚,扎实推进亚投行的工作,为亚太地区提供更高标准的地区公共产品。让区内国家感受到亚投行在金融、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带来的切实变化,体会到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并非唯一选项。

  据韩国《中央日报》23日报道,在筹建亚投行谅解备忘录上签名的21个国家已确定,韩国未出现,印度则榜上有名。“大国冷对北京启动银行”,英国《金融时报》23日以此为题报道称,“多亏了华盛顿的拼命游说和阻止,周五能参加于北京举行的亚投行启动仪式、成为亚投行初始股东国的只有20多个小经济体,其中很多国家为中国的客户国”。报道称,自去年首次披露成立亚投行的设想以来,中国向国际社会发出了广泛邀请,几个欧洲国家、澳大利亚和韩国最初都对此设想表示感兴趣。然而,据驻北京、华盛顿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官透露,在美国的施压下,上述国家没有一个将在初期阶段加入亚投行,尽管部分国家表示希望将来可以加入。文章引述知情人士的话透露,印度将是唯一一个在人民大会堂参与签字的大型经济体。其他参与国还包括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阿曼、科威特、卡塔尔以及除印尼之外的东盟所有成员国。印尼没有立即加入亚投行,是因为该国新一届政府刚刚上台,还没有时间考虑中国的提议。

  《华尔街日报》23日称,中国曾期待澳大利亚参加亚投行,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对象,也是澳自然资源的最大买家。但一名澳官员称,澳政府尚未决定是否加入亚投行。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澳政府内阁就是否加入亚投行产生争议,也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西方外交人士表示,中国和美国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玩猫和老鼠的游戏,中国希望拉拢欧盟国家参与亚投行,而美国则给盟国施压让其忽略中方建议。”本月初,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质疑,亚投行能否像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那样“推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项目”。

  《金融时报》称,亚投行将着眼于建设由中国领导人倡导的“新丝绸之路”。评论称,中国推动亚投行的成立,反映出中国对现有多边机构均由西方主导这一事实深感失望。多年来,中国领导人要求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中拥有更多话语权,然而,有关可更好反映中国经济增长重要性及权利的改革进程一直十分缓慢。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学者马修-古德曼表示,亚投行和金砖银行“代表着70年前在布雷顿森林建立的全球经济秩序在今年夏天第一次受到严重的机构挑战”。他指出,“现在还不清楚,这些新机构将在多大程度上给全球治理带来实质性的改善,或者给倡导国带来多大利益。”

  韩国成为美国压力下的最新“炮灰”。韩国《中央日报》23日援引中国政府一位消息人士的话称:“10月24日将会在北京召开亚投行创立大会,作为发起人的21个会员国将在相关谅解备忘录上正式签字”。该人士还表示:“虽然数次敦促韩国参加,但至今还未得到确切答复,对此深表遗憾。不过到银行明年年末正式成立还有时间,期待韩国能参加”。起初印度对中国持有亚投行50%的份额表示不满,在中国表示可以通过会员国间的对话调整支配结构后,印度决定参加。韩国KBS电视台23日称,正在北京出席第21届APEC财长会议的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崔炅焕22日表示,中韩对韩国参加亚投行的问题仍有异见,但如果能缩小分歧,韩国没理由不加入。

  韩国《朝鲜日报》23日刊登亚洲大学教授金兴圭撰写的评论,认为韩国政府应该积极参与中国主导的国际体制。评论认为,中国正在实施新的“大国家战略”,先后提出建立金砖国家银行、亚投行、新亚洲安全观等理念,并力图使中国成为欧亚大陆的轴心。中国此举不仅是为了对抗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更是立足长远的战略举措,可以说当前世界形势正迎来19世纪以后最大变局。目前韩国正处于中美两国的巨大压力下,无论是“萨德系统”入韩还是在加入亚投行问题上,韩国政府举棋不定、左右摇摆。评论认为,面对世界格局的新变化,韩国目前外交政策核心应该由“联美和中”大胆转向“联美协中”。(记者 萧强 王刚 曲翔宇 陈宗伦)

【编辑:张尼】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