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西外交理念差异 法国学者这样看

2015年10月29日 10:3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中国近期与美英法德等西方大国高层互动频繁。中国领导人希望向世界传递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取得一些积极回应,但也仍面临一些问题。对此,法国扎菲尔欧亚合作促进协会会长、地缘政治学者贝文江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谈了他对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的看法。

  贝文江认为,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中国主张的和平发展理念难以被西方社会理解,因为这一主张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经验相悖。西方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殖民主义、掠夺土地、资源和人口的征服战争的基础上。尽管在联合国框架下,和平解决争端的理念得到强调,但事实上,西方国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势力范围,依然会对其他主权国家进行干预,甚至让相关国家的局势变得动荡。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为世界的发展带来了不同的选择。与信奉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理念的西方不同,信奉孙子军事理论的中国主张,应该尽力避免冲突。“中国的理念是把竞争对手转变为合作伙伴,”贝文江说。

  他认为,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和构建多极世界的潮流相符,而多极世界意味着,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不同的发展和治理方式都应该得到尊重。中国、俄罗斯和许多新兴国家,在建设多极世界的理念上是一致的。

  在贝文江看来,毛泽东使中国获得了独立和民族团结,邓小平为中国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口,解决了大多数中国人的物质需求,使中国进入世界经济大国之列,而习近平主席则将是在全球范围内复兴中国之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复兴中国的框架下提出的一个务实计划。这个倡议既是为了中国自身的需要,也给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机遇。这与中国主张的和平发展理念是一致的。

  贝文江认为,今年以来,在中国外交领域,习近平主席的三场访问值得相互对照观察,分别是7月份访问俄罗斯,9月份访问美国,以及近期访问英国。

  与焦点议题集中在网络安全、以及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美国之旅相比,俄罗斯之旅和英国之旅对于构建全球金融、商业、文化及治理的新秩序有着深远影响。

  他以英国之旅为例,指出此次访问在金融、经济和战略上的意义十分重要。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广核集团和法国电力公司就欣克利角核电站建设签署协议,既有利于提高中国核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出口能力,又有利于法国核能行业的发展,也很好地说明中法联合开发第三方市场前景广阔。

  金融方面,英国既是首个宣布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又是首个发行人民币主权债券的国家,这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交易平台。

  此外,习近平主席重申中国将保持开放、马云被任命为英国首相卡梅伦的经济顾问等事实说明,中英两国不仅能在金融、经济等具体领域开展合作,而且能够在超越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分享对世界的看法以及成功经验。

  贝文江还认为,深入文化交流是中欧合作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文化上的相互了解、分享以及保持对彼此的热情,是中欧在经济与政治领域能够相互接纳、相互包容的一个前提。(记者韩冰,编辑赵卓昀)

【编辑:张艾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