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谁能接替卡梅伦? 保守党内结成“阻止鲍里斯”联盟

2016年06月27日 03:19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孙微 甄翔】卡梅伦履行承诺宣布辞职后,执政的英国保守党顿时群龙无首。所有的焦点都聚集在前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身上,这位和卡梅伦长期亦敌亦友的牛津校友,被视为下一任英国首相的最热门人选之一。

  英国《周刊》杂志网站此前援引近期民调和博彩公司盘口数据称,鲍里斯·约翰逊在可能的新首相人选中保持较大领先优势排名第一,司法大臣特雷莎·梅继任卡梅伦的可能性排名第二,司法大臣、脱欧派另一位代表人物戈夫排名第三,而此前继任卡梅伦呼声很高的财政大臣奥斯本则因留欧派投票受挫而滑落至第六。

  英国《每日邮报》称,鲍里斯·约翰逊是一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右翼政治家,高举着“脱欧大旗”横扫英国。这位前任伦敦市长、现任保守党议员出生于美国曼哈顿名流出入的上东区,出生后不久,他的家人就带着他举家迁回英国。虽然顶着一头乱糟糟的金发,看起来与传统的英国政治精英的形象大相径庭,但他的成长经历着实很是传统:在牛津郡长大,随后在著名的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学习,也是在那里他结识了卡梅伦,并一同加入英国顶级精英聚集的秘密社团——布灵顿俱乐部。

  担任伦敦市长期间,约翰逊表面上不修边幅,却被誉为保守党的“票房保证”,被形容为“穿着泰迪熊外衣的狡诈狐狸。”去年,约翰逊宣布放弃美国国籍,只保留英国国籍以示对英国的忠诚。美国《华盛顿邮报》称,约翰逊在脱欧公投中豪赌一把,尽管和卡梅伦同属保守党,但他公开反水,成为卡梅伦首相最难应付的拦路虎。

  虽然这位喜欢特立独行的“政治怪咖”多次否认,但约翰逊窥伺首相之位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坊间也流传各种“阴谋论”,指约翰逊在党内并非疑欧派,一年前甚至还是个亲欧派,他突然高调支持脱欧,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英国《每日邮报》曾引述消息人士披露,约翰逊承认在公投前曾与少数保守党议员私下密谋,探讨挑战卡梅伦党内地位的可能性。

  不过约翰逊也不是无懈可击,他曾被批评“懒惰”和不诚实,其言论也被视为具有种族主义和精英主义倾向。在退欧公投前,约翰逊曾打趣说,他成为英国首相的概率就跟转世投胎变成橄榄树一样高。

  此外,保守党内支持脱欧的另一位重量级人物迈克尔·戈夫在保守党内部也获得很多支持。英国广播公司(BBC)认为,在鲍里斯跑遍英伦三岛,进行亲民活动的同时,戈夫积极上电视施展其辩论才华,宣传脱欧主张。英国《每日电讯报》称,最近几周,根据保守党的民意调查,31%的保守党成员支持戈夫接替卡梅伦,认为他是公投之后重振保守党的重要人选。但戈夫此前一再表示对首相一职不感兴趣。

  在角逐新一任首相的过程中,保守党的头面人物正在试图结成“阻止鲍里斯”联盟。鲍里斯·约翰逊最强劲的对手是内政大臣特蕾莎·梅。与此同时,卫生大臣杰里米·亨特,教育大臣尼基·摩根,威尔士事务大臣斯蒂芬·克雷布和能源与气候变化国务大臣安德里亚·李德森,甚至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都有可能发起挑战。

  留欧阵营最大的受害者是卡梅伦的密友乔治·奥斯本,他本是最有希望接替卡梅伦首相的候选人。出生于1971年的奥斯本早就是保守党内的一颗政治明星。早在2001年他就当选下议院议员,是议会历史上最年轻的议员。在卡梅伦手下,他又成为英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年轻的财政大臣。投票前,奥斯本曾警告称,英国若退出欧盟,将损失多达80万个工作岗位,且“几乎会立即引发长达一年的经济衰退”。本次公投结果让支持留欧的奥斯本失分不少,他在公投结果出来之后选择保持沉默。

  英国《卫报》称,比起约翰逊,内政大臣特蕾莎·梅被认为更能团结保守党。自2010年出任卡梅伦政府内政大臣以来,特蕾莎·梅在民众和媒体中的形象总体良好,《每日电讯报》记者曾称她为卡梅伦政府中“冉冉升起的明星”。作为女性,梅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而且总体形象稳重干练。在英国与欧盟关系问题上,梅一直持留欧的立场。有趣的是,2013年以来梅的公开形象发生明显变化,从过去偏胖的体形转为匀称,令人吃惊。此前梅曾把减肥归功于勤锻炼的成果,不过最近她已公开承认患有1型糖尿病。总体而言,特蕾莎·梅是颇具实力的人物,但不像约翰逊那样具有鲜明的感召力和巨大的话题性。

  媒体分析,特蕾莎·梅在整个脱欧公投运动中保持低调,她很有可能成为团结脱欧派和留欧派的桥梁。毕竟保守党目前最需要的是团结、稳定、公信力和竞争力。此外,相较约翰逊,特雷莎·梅将是参与欧盟谈判更合适的人选。因此,新的首相职位之争很有可能是约翰逊和特蕾莎·梅两人之间的竞争。

【编辑:叶攀】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