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芮效俭:美中需以“超常规”方式应对棘手分歧

2016年07月10日 12: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芮效俭:美中需以“超常规”方式应对棘手分歧
图为芮效俭。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摄

  中新社华盛顿7月10日电 题:芮效俭:美中需以“超常规”方式应对棘手分歧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近日在华盛顿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美中两国需管控好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竞争中的“心理因素”,以“超常规”方式应对棘手分歧,美国应该用“长期视角”看待中国,展现更多耐心,不应对一些短期问题作出“过度反应”。

  中美致力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但一段时期以来,包括南海问题、朝核问题在内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升温,外界关注,中美如何真正才能找到妥善管控分歧的路径。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与中国官方、民间打交道的芮效俭给出自己的看法。他说,两国都意识到需要避免所谓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的问题,但迄今未能很好地应对这一问题,尤其是没有找到应对和管控双方“心理因素”的办法,这是问题根源所在。

  他分析美中的“心理变化”。首先,美国低估了中国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能力,中国用35年左右时间就实现了历史上其他国家往往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发展。同时,随着中国快速发展,民众心态也发生变化,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过去百年来所经历的屈辱史,对国家主权和权益的诉求非常强烈。

  “中国长期坚持自己不会成为对美国和邻国的威胁,但在上述背景下,中国不断增加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会不可避免地令美国担忧自己即将被取代,甚至失去地区主导权。但如果双方按照常规国家间关系的思路去处理问题,显然是不够的。”芮效俭说。

  他提醒,既然美中两国已提出不冲突、不对抗的长期战略目标,就一定要以冷静头脑进行战略思考,所采取的“短期战术和手段”都应符合战略目标。

  在他看来,目前南海问题上的紧张局面完全属于“本不该发生的事情”,美方对中方某些行为做出了反应,中方对美方的反应方式感到生气,紧张未能缓解,而是继续升温,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常规行事方式”。美中必须打破常规方式,从战略角度、以“超常规”方式和技巧来思考和处理美中关系。

  曾亲身参与美中建交谈判的芮效俭举例说,谈判期间美国一度不愿完全放弃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希望保留某种联系。但时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给美国人上了一课,他向时任美国国务卿万斯说,美方的提议不符合美国所制定的推动两国建交的战略目标。他最终成功说服美方,后者不可能同时保持与两岸的官方关系,从而为建交奠定了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今天美中两国应该问一问自己,如果5年、10年甚至20年后,两国关系转为敌对,真的对两国有利吗?我相信双方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这不符合两国利益。”他说。

  芮效俭不无担忧地表示,在某些议题上,媒体报道有时主导了讨论,这可能导致更大的对抗,不会带来好结果。两国需管控好各自国内舆论看待对方的“心理因素”,任何民族主义情绪都不具建设性,双方要为自己的政策营造恰当的民意氛围。

  7月12日,南海仲裁案裁决即将出炉。他呼吁,美国、中国和菲律宾等国都要对裁决展现克制,谨慎应对,避免过度反应,避免事态变得更糟。菲律宾新总统已经表示愿意与中国展开对话,中国也已表示愿意与菲律宾谈判,双方要抓住机遇。

  至于美中两国的“当务之急”,他建议双方避免采取在对方眼中看来是“军事化举动”的行动,这意味着美国不应在南海部署永久航母战斗群,如果美方这么做,将是非常负面的行动。

  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领域经历巨变的国家,芮效俭建议,美国应该用“长期视角”看待中国,展现更多耐心,不应对一些短期问题作出“过度反应”。(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