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6名科学家成功完成为期一年的火星之旅模拟实验

2016年08月30日 05:25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 

  6名科学家成功完成为期一年的火星之旅模拟实验

  科学家在“居住舱”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28日,在“欢迎返回地球”的欢呼声下,6名研究员走出了“居住舱”。

  如果需要外出,实验参与者必须穿着太空服。

  实验参与者在“居住舱”里就餐。  食物包括粉状芝士、罐头午餐肉等食物。

  一支由6位研究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完成了为期一年的模拟火星生活实验后“重返地球”。

  研究员们表示,模拟火星任务能够成功,说明人类在不久将来前往火星是可行的。(灵犀)

  广州日报讯 当地时间28日9时,在“欢迎返回地球”的欢呼声下,6名研究员走出了“居住舱”。

  夏威夷大学太空探索模拟首席研究员金·宾斯特德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这项模拟实验涉及人员选择、任务分配以及太空旅行中的人际关系等等,对进行真正的火星任务来说至关重要。经过一年的仿真火星任务,能迎接组员‘回到地面’,真的很令人兴奋。”

  最大敌人:苦闷

  成员之一的法国科学家西普里安·维瑟认为,这次模拟火星任务能够成功,说明人类在不久将来前往火星是可以实现的。“我的个人印象是,火星任务是实际可行的,技术和心理障碍都可以克服。”

  另一位成员、德国女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海恩克表示,他们成功地在干燥的气候找到水源。“我们在看似干涸的地面找到水源,在火星上也能这么做。”她还表示,住在火星最大的敌人是苦闷,成员们要学习互相迁就,“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到火星去”。

  至于研究员们出关的感受是什么?宾斯特德表示:“研究员们期待跳到海中游泳,期待吃到他们在居住舱里吃不到的新鲜食物。”

  体验:与世隔绝一年

  广州日报讯 据报道,这项由美国航天航空局资助夏威夷大学的研究计划,是继俄罗斯于2007年开始的“火星500天”模拟实验后时间最长的隔离试验,旨在为人类到火星执行任务做准备。

  实验从2015年8月29日开始,来自美、德、法三国的6位科学家、记者、建筑师及飞行员聚集在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一个圆顶的“居住舱”里,开始为期一年的模拟火星生活。高海拔的毛纳罗亚山土壤跟在火星土壤类似,表面几乎没有植物生长。

  实验期间,6个人在直径11米、高6米的“居住舱”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靠有限的资源生存。每位参与者都在“居住舱”里拥有一个房间,房间中有简易的窄床和书桌,以及派发的粉状芝士、罐头吞拿鱼等食物。如果需要外出,他们必须穿着太空服。

  在“居住舱”里,网络连接也受到限制。实验参与者向外界发送电子邮件,一般会遭遇20分钟的延迟——20分钟是信号在火星与地球传送所需要的时间。

  最新发现

  古代火星可能是个湿润世界

  新华社电 一个国际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地质学》期刊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分析火星探测器拍摄的高清图像后发现,火星上一个区域存在不少古老河床痕迹。这显示数十亿年前的火星气候可能既温暖又湿润。

  这个由伦敦大学学院研究人员领衔的团队,对美国航天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传回的火星表面高清晰度图像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在火星北部一个名为“阿拉比亚大陆”的平原上,观察到长度超过1.7万公里的倒置河道。

  倒置河道是指,一些河流干涸后,随着河岸在自然环境中被不断侵蚀,河道中沉积的沙石会逐渐变成一个凸起结构,就好像整个河床被倒置一样。在火星上一些地区以及地球上的一些干旱地区,都能找到倒置河道。

  本次在火星上发现的倒置河道被认为是古代河流的遗迹,其高约30米,宽度在1000米至2000米之间。

  报告作者之一、伦敦大学学院学者乔尔·戴维斯说,此前对早期火星的气候模型评估结果显示“阿拉比亚大陆”曾经有降水,但这个理论长期缺乏相关证据,这让一些人认为火星一直以来是个冰封行星,但“我们现在发现其中一个区域内存在一个广大的河道系统遗迹,这是火星曾存在温暖和湿润气候的一个支持性证据”。

  研究团队认为,在39亿年前至37亿年前之间,“阿拉比亚大陆”平原上有河流流动,但随后干涸,现在仅剩下倒置河道的遗迹。

  研究人员说,如果火星曾有生命存在,这些倒置河道中或许保存有遗骸。接下来他们会继续利用火星探测器传回来的高清图像深入研究相关细节,看是否能有更多发现。

【编辑:陈海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