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人民日报:暴力事件频发凸显美社会分裂真实存在

2017年08月27日 06:0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美国社会分裂真实存在着”(外媒看世界)

  ——国际舆论关注夏洛茨维尔暴力事件后续影响

  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的暴力冲突已经过去两周,美国多地依旧处在“草木皆兵”的状态之中。美联社8月25日报道,两个右翼群体分别宣布放弃了原计划于周末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的集会,理由是担心左翼人士“挑衅”,而执法人员不能保护他们。即便如此,旧金山市市长李孟贤表示,警察仍然严阵以待,防止冲突和暴力事件发生。

  8月12日,多个白人至上主义团体聚集夏洛茨维尔,抗议移除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军事将领罗伯特·李的雕像,引发严重暴力冲突。极右翼分子高喊种族歧视口号并与反对者发生街头冲突,造成1人死亡、15人受伤。据法新社发布的一项美国最新民调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不赞成美国政府对夏洛茨维尔暴力事件的回应。夏洛茨维尔暴力事件后,美国又发生多次种族主义者抗议活动,国际媒体持续给予关注,并分析其中所反映的美国深层次社会问题。

  美国内战结束了吗

  路透社报道,8月19日,4万多人涌入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波士顿公园,抗议极右翼演讲者参与的一场集会,在抗议下集会草草收场。同日,在得克萨斯州,“黑人生命很重要”组织在休斯敦召开集会,同时达拉斯有3000多人在市政厅举行示威抗议白人至上主义,新奥尔良、亚特兰大和洛杉矶等地也爆发了抗议白人至上主义的集会。《纽约时报》报道,21日在夏洛茨维尔市议会会议上,愤怒的民众一度占领议会讲台,表达对市政府处理白人至上主义者集会的不满。

  150多年前的美国内战对美国社会依然具有深刻影响。英国《卫报》评论道:“夏洛茨维尔骚乱敲响了警钟,极右翼势力发起的‘文化战争’意味着美国内战从没有真正结束。”

  德国《时代》周报刊发对德国明斯特大学历史学教授海科·本格特的采访指出,尽管美国内战已经过去了152年,但种族主义的种子早已扎根,成为绕不过去的创伤。美国的经济状况依旧存在南北差异。在南部各州,一些人将经济落后归咎于少数族裔;另一些人则选择忽视当地种族争端以及歧视行为,助长了种族主义者的气焰。本格特表示,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世界观,加剧了当今美国社会的分裂。

  谁是白人至上主义者

  法国《快报》周刊指出,夏洛茨维尔骚乱暴露的,是以新纳粹分子、反穆斯林团体和3K党为代表的白人至上主义团体在美国的迅速壮大。有数据表明此类极端组织数量比1999年翻了一番。这些组织散播多种形式的仇恨,时常制造犯罪活动。有机构推测美国有超过1600个极端组织。法国《巴黎人报》评论称,夏洛茨维尔事件成了展示仇恨的窗口,“聚集了10年里从未遇到过的众多极端分子”。

  美国《赫芬顿邮报》西班牙语版报道说,骚乱中右翼分子毫无掩饰的态度,显示美国白人至上主义活动获得了新的力量,且愈演愈烈。

  巴西《环球报》网站发表题为《美国仇恨组织走出阴影》一文,文章说,白人至上主义、纳粹主义、种族主义正在走出阴影。从全美范围看,此类组织将进一步扩张。巴西《EXAME》杂志评论说,美国最近发生的事件揭露出种族主义运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活跃,对于美国的种族紧张问题,世人已经见怪不怪。

  美国政治精英缘何“怯懦”回应

  对夏洛茨维尔暴力事件,美国《时代》周刊发文指出:“这不是美国首次发生种族主义暴力冲突,但它具有破坏性和致命性”“美国社会的分裂真实存在着。”

  美国政治精英在事件后的反应令人失望,无助于弥合社会和种族裂痕。菲律宾《马尼拉时报》撰文称,在弗吉尼亚州的种族冲突后,美国政治精英以“怯懦”回应,很多经常在电视上大谈热点话题的人士突然沉默,其中包括一些担心选票和右翼捐款流失的共和党议员。文中写道,这些人应该反躬自省:问问自己的良知,是否考虑过为国家和民众负责?当基本价值观受到践踏时,是不是应该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华盛顿邮报》刊发专栏文章指出,夏洛茨维尔暴露的不仅是老问题,还有新问题,但是美国并没有解决方案。人们悲痛不已,不仅是为逝去的生命,也不仅是因为白人种族主义再度抬头,还因为非暴力的信念遭到侵蚀,未来仍然存在发生剧烈冲突的可能。每一个人都担心自己成为“脆弱的少数”,焦虑、不确定性、不安全感在社会蔓延。

  种族问题解决之道何在

  德国前文化部长、时评家迈克尔·瑙曼8月20日在接受德意志广播电台采访时指出,马丁·路德·金之后,美国的种族问题改善异常缓慢,种族主义呈现“巨大的复苏之势”。即便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在种族平等问题上有所改善,“文化种族主义”仍然存在。

  《赫芬顿邮报》文章称,种族主义一旦“接种”到文化和个人身上,将带来可怕的结果。或许人们对与自己有着不同面貌特征的人天生怀有恐惧和怀疑,但经济和文化因素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在经济繁荣时期,中产阶层的白人常常责怪穷人太穷,特别是黑皮肤的穷人。在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同一批白人在失去工作之后,便可能成为白人至上主义者,在各种借口引导下形成了仇视心理。

  德国《商报》驻美国记者弗兰克·韦伯指出,美国内战结束后,黑人花了约100年时间,才获得了同等的公民身份。然而直到目前,种族问题都是美国的主要问题,甚至一直在割裂美国,影响国家的统一性。

  《亚洲周刊》指出,历经解放黑奴、黑人民权运动等洗礼却仍然难以消除“黑白对立”,这仿佛成了美国族裔问题的“死穴”,也是美国社会分裂的根源。即便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并执掌白宫8年,种族问题还是无法解决,特朗普上台后族裔矛盾与对立的事态变得难以控制,美国执政者应该意识到,如果再不努力解决族裔矛盾,种族歧视的历史沉渣将进一步泛起,族裔对立与冲突将拖垮美国。

  (本报北京、华盛顿、柏林、巴黎、伦敦、马德里、里约热内卢、曼谷8月26日电 记者骆青、张朋辉、冯雪珺、王远、黄培昭、王迪、张远南、丁子)

【编辑:吴倩】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