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尼边境线上电话卡架起友谊之桥

2017年10月22日 14: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日喀则聂拉木10月22日电 题:中尼边境线上电话卡架起友谊之桥

  作者 周文元 何宇恒

  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樟木口岸的中尼友谊桥上,尼泊尔边防警察布尔纳的对讲机里传来警长的呼叫声,“留一下李星平新换的手机号。”

  在布尔纳一旁,中国聂拉木边防检查站尼泊尔语翻译李星平探着身,用手划着尼泊尔边防警察的手机屏幕,用尼泊尔语念着号码。

  “最近我刚换了手机号,他们还没来得及存。”李星平对记者说,桥对岸的尼泊尔礼宾村边防警察站警长也有一张中国电话卡,是中国聂拉木边防检查站送的。日前,中新社记者在聂拉木樟木口岸探访期间注意到,这张电话卡成了联接中尼两国友谊的桥梁。

  樟木镇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中尼边境线上,是连接中国和尼泊尔的重要通商口岸。在2015年的尼泊尔“4·25”地震中,地处峡谷地带的樟木镇受损严重。此后,驻地民众全部被转移,只留下部队官兵在此坚守。

  “用尼泊尔电话卡,他们打不出去,也联系不上我们。”聂拉木边防检查站信息化科科长陈晓庆对记者说,两年前的地震,尼泊尔的手机信号塔被损毁。驻守在桥对岸的尼泊尔边防警察,要往尼泊尔境内走上四五公里才有信号。

  为方便联络,中国边防官兵送了一张中国电话卡给尼泊尔礼宾村边防警察站警长。在2015年的“4·25”地震以及2017年的洪灾中,这张电话卡就发挥了作用。

  “他们的食物供应很不方便。”李星平常年负责与尼泊尔边防警察联络,他指着桥对岸的塌方点对记者说,地震后,路上塌方土石很多,道路受阻,物资难送达灾区。2017年的洪灾又让受损的道路雪上加霜。

  记者站在中尼友谊桥往尼泊尔方向望去,受地震及洪水影响,沿江一侧的房屋不少已坠落至下方约二十米的江水中,断裂的路基上散落着很多一米见方的山石,激流从山上冲刷而下,涌向路面……

  获知灾情后,驻守在中尼友谊桥一侧的中国边防官兵通过电话联络,为尼泊尔百姓送去了大米、油等。“担心他们饿肚子。”李星平说。

  除了粮食,尼泊尔受灾区还缺电。在桥一侧的尼泊尔边防警察每晚只能用柴油发电一两个小时,白天将手机和对讲机送到桥另一侧的中国边防驻守地充电。为了保障对方有足够的电用于联络,中国边防官兵在物资有限情况下,还不定期向对方捐赠一定量的柴油。

  在探访聂拉木樟木口岸当晚,记者站在中国边防官兵驻地的楼前,楼后的发动机声轰鸣。柴油发电时间也仅在早晚,共约5个小时。

  为表示感谢,尼泊尔警察曾送给中国边防官兵腊肉、辣椒酱。“他们的心意,我们心领就好了,他们的物资更有限。”同在中尼友谊桥执勤,李星平每年休假回来时,都会从老家带些土特产给尼泊尔边防警察,“有时也会带被套给他们。”

  “我是尼泊尔语翻译,所以跟我打电话多一些。”在李星平看来,有了便捷的电话联络,官方间的接触和交流就频繁多了,两国百姓的感情也更深了,“有时我还会给那张中国电话卡充话费,希望这部电话永远不会停机。”(完)

【编辑:陆春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