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国枪案悲剧背后的暴力基因:袭击者的暴力性格

2017年11月15日 16:2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视频:美国加州一小学附近发生枪击案  来源:央视新闻

  新华国际时评:美国枪案悲剧的暴力基因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美国枪案悲剧的暴力基因

  新华社记者柳丝

  美国的血腥暴力事件发生的频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加。

  距拉斯维加斯枪案只一月有余,离纽约曼哈顿万圣节卡车撞人袭击、得克萨斯教堂枪击还不到半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蒂黑马县一小学当地时间14日又遭枪击案,致至少4人死亡,包括小学生在内的多人受伤。

资料图: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小镇萨瑟兰斯普林斯(Sutherland Springs)一处教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20余人死亡。图为枪击案发生当晚,百余民众聚集在镇邮局门口进行守夜活动,悼念遇难者。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曾静宁 摄
资料图: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小镇一处教堂发生枪击事件。图为枪击案发生当晚,百余民众聚集在镇邮局门口进行守夜活动,悼念遇难者。 中新社记者 曾静宁 摄

  所有这些暴恐事件中,袭击者身份、年龄、宗教信仰各异,似乎难以得出共性结论。不过,仔细观察,这些袭击者都有着暴力、易怒的性格共性,成为枪案或恐袭背后的暴力基因。

  此次加州小学案,邻居认为枪手“疯狂”“一直威胁大家”;此前警方描述拉斯维加斯案的帕多克“易怒,焦虑,自认为是个坏人,还有一个私人武器库”;曼哈顿案赛波夫在邻居眼中的“待人友好、举止规范”逐渐变得“太情绪化”,以致于“性情大变,走向极端”;得州案的枪手凯利之前在社交媒体发布枪支照片并出言不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还披露其“上过军事法庭并于2014年被开除军籍”……

  可以说,枪支泛滥是造成这些悲剧的一个显性原因,而美国政府对暴力文化传播监管不力,公众教育缺失,社会辅助机制不完善等因素,都助长了社会文化中暴力基因的生长,为暴力事件埋下了隐患。

当地时间14日早晨8点过后,包括兰乔蒂哈马小学在内的多个地点传出枪响,枪手被赶到现场的执法人员击毙,目前包括枪手在内的死者人数为5人,包括2名儿童在内的10人受伤。
当地时间14日早晨8点过后,包括美国兰乔蒂哈马小学在内的多个地点传出枪响,枪手被赶到现场的执法人员击毙,目前包括枪手在内的死者人数为5人,包括2名儿童在内的10人受伤。

  电视、电子游戏、电影、互联网……美国文化中的暴力元素,通过无处不在的媒介扩散传播着。军队、黑帮、以暴制暴的警察甚至是超级英雄,都成为百年好莱坞电影电视流行的主题。从荧屏中找到灵感的枪战和打斗游戏,也继承了其无孔不入的暴力元素。

  美国全国反电视暴力联盟官网显示,根据2014年一项针对美国电视节目涉及暴力内容的调查结果,美国全国无线、有线电视节目中,37%含有暴力;家庭影院有线台节目中,86%含有暴力;美国电视网台节目中,85%含有暴力。

  而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暴力信息的数量和传播速度更是呈几何级增长,也更难追踪和消除。同时,美国缺乏对涉暴信息、网络暴力的有效监管,一些实施犯罪的内容甚至能够在互联网上直播。这些都潜移默化地滋长了美国社会的“暴力性格”。

  美国法律界人士认为,虽然美国将近半数的州均有涉及控制网络暴力的法律条文,但条款太过笼统,很难解决具体问题。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争论控枪问题之余,恐怕需要追根溯源,先想想如何医治社会文化中的暴力基因。

【编辑:孔庆玲】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