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去斯特拉福德:静谧的小镇 莎翁的故乡

2018年08月07日 14:3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去斯特拉福德(行天下)

  从伦敦维多利亚长途汽车站,乘坐大巴车前往斯特拉福德,仅仅需要两个小时。沿途是寂静整洁、鲜花扑面的英国小镇,带有坡度的阔远的牧场,自由自在的牛羊,还有山泉清洗过的蓝天白云。虽然伦敦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原本绿色的草地已经变成了枯黄的颜色,但也丝毫不能遮掩欧洲小镇的旖旎、安详,还有那种无边无际的精神遥想。

  去斯特拉福德,这是我在英国居住十天中最为昂然的向往。

  向往莎翁的故乡

  几年前在天津看过一场来自英国本土的话剧,用的是“戏剧影像(NT live)”的形式,所谓“戏剧影像”就是用数台摄影机从不同角度,把真实的“话剧舞台”记录下来,然后再“原汁原味”地搬到世界各地的银幕上,不仅真实地还原话剧的舞台效果,而且观众比在现场看得更加清晰,能够看到演员眼睛、嘴角乃至脸上皱纹的细微变化。当时看的是英国著名演员、绰号“卷福”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哈姆雷特》。那时候坐在剧场里就曾经遥远的畅想,什么时候能够前往莎翁的故乡看一看?深入了解作家的作品,必须前往作家的故乡,哪怕就是在作家故乡土地上站一站,嗅一下清风、踩一下土地,看看作家生前生活的原貌、写作的氛围,都能在他作品的缝隙中拥有更加深刻的体味。

  但是前往斯特拉福德的大巴车上,心情却是极为败坏。

  坐在我后面的是两个年轻女子,栗色头发,带着硕大的耳环,她俩一路私语,但是每隔五分钟就会爆发出来毫无节制的放肆笑声;坐在我前面和侧面的是一大家人,一个瘦弱的光头男子带着肥硕的金发媳妇和同样身材的岳母,还有两个三四岁的小女孩。金发媳妇始终歪头睡觉,光头男子一个人根本摆布不了两个调皮的女孩。其中一个女孩更加调皮,始终钻在车座下面不上来。有一会我感到脚下毛茸茸的,低头一看,小女孩的脑袋就在下面,我差点踩着她,赶紧用手示意她退回去。

  原本静谧遥想莎翁的心情荡然无存。去斯特拉福德,任何人都会明白那是为了“看望”把英国戏剧提升到无与伦比地位的莎士比亚。如今却是如此烦躁前往,真担心打扰品味莎翁的心境。

  静谧的小镇

  镇子不大,倚傍一条名叫埃文的河。水面成环形包裹着小镇的一侧。岸边停泊着五彩斑斓的紧密相拥的游艇。远处还有一座青砖装饰桥身的石桥。小镇没人,好半天才会悄然驶过一辆汽车。

  斯特拉福德位于英国中部的沃里克郡,是莎士比亚上小学的地方,莎士比亚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在这里度过。大约在17岁那年他去了伦敦打工谋生,不久因为各种原因又回到小镇。这里不仅有他的创作,也有他浪漫的青春爱情以及令人迷恋悠长的娴静生活。

  已经数百年了,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但也有改变,那就是因为莎士比亚的缘故,这里有了建筑精致高雅的剧院,看门前的广告,近期将有四部剧目要在小镇剧院轮流上演。

  七月阳光照射下的斯特拉福德,有着与中国不同的气候,在阳光下掠过的风儿不是燥热的而是清凉的,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人喜欢在夏季晒太阳的缘故。阴霾潮湿天气漫延大半年时间,有了清香的阳光怎么舍得放过。

  眼前是一座木质结构的两层小楼,临街矗立,一直到街的尽头。旁边是一座小教堂,像是一个拳头紧紧地把握着狭窄的街角。小楼靠近教堂的两幢,是莎士比亚上小学时的课堂,课堂与其他建筑紧密相连,没有一点缝隙。少年的他,曾在斯特拉福德学习拉丁文的文法、修辞、逻辑等,下课后他会背着书包,经过河边的小桥回斯特拉特福的家。

  坐在低矮、窄小、笨拙的木椅上,想他的《哈姆雷特》,想他的《麦克白》。我不明白莎翁的悲剧如何诞生在这静谧的小镇,他又如何在纯净的蓝天白云下演绎人间惊愕的悲欢。

  他一定是具备“戏剧性格”的——据说他在15岁那年辍学,曾经跟随父亲学过宰牛,传说他在宰杀小牛的时候,首先要有一番动情的演讲,然后才要下刀。显然,这不是宰杀小牛前的屠夫行为,那番演讲莫非早已奠定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天赋?当然也少不了他在伦敦剧院打工时的经历,还有当龙套演员时的短暂快乐。

  阔大飞扬的气息

  走出闷热没有空调的小楼,在小镇无目的地游逛。来到埃文河边,被阳光过滤后的风,放大了所有的思想,更加飞扬跋扈、无拘无束。

  我猜想莎士比亚的心中也一定具备“生活原型”——据说《哈姆雷特》来自他少年时代的一次伤痛记忆,小镇附近有一个铁廷顿村,一个如花似玉的少女在埃文河溺死,小镇组成12人陪审团调查少女是失足还是自杀,为此把已经下葬的少女尸体挖出来。按照当时的法律和教规,自杀者不能葬在教堂墓地。传说以后的《哈姆雷特》就是从这件事上引发而来,是他最初的悲伤萌芽。当然,这只是传说、猜想、臆测。来到斯特拉福德,“想象”像是插上了翅膀,不想都不成,禁不住地飞翔。

  斯特拉福德,因为莎士比亚早已名扬世界。原本以为这里的人们会把有关他的一切进行供奉,但是没有,一点儿都没有。除了一些小屋子门上雕刻有莎士比亚的头像——非常小,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来——之外,“莎士比亚的一切”对其他建筑、对小镇的后人们没有任何的“影响”。

  斯特拉福德人要说刻意的话,也只是“刻意”保留了他的气息。这种看不见的气息,莫名其妙地弥漫在小镇上空、渗透进小镇人生活中。也就是说,莎士比亚在斯特拉福德就像一个普通的小学生,没有得到任何特殊的待遇,但是他剖析人类善恶、追问生命意义的文学精神却被有效地保护下来。

  这种阔大飞扬的气息,你要慢慢地品味,要在小镇某个角落安静地坐下来,眺望这里的一切,然后再加以你的想象——无论何种肤色的人,都会拥有自己的生活的联想。正如那句名言所讲:“一千个人的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的思绪已经穿越大巴车里那放肆的笑声、喧闹的哭声,看见了伦敦几家大的连锁书店,每个书店里都会拿出一面墙的专用书柜,专门摆放莎士比亚的书籍。莎士比亚精神附着在他作品之上,从斯特拉福德飞出,飞出英伦,飞向世界。

  (武歆,天津人,198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树雨》《黄昏碎影》等,部分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现任天津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

武 歆

武 歆

【编辑:赵一凡】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