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学者专访:勿为杂音噪音所扰 勿陷“预言的自我实现”

2019年07月26日 16: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7月26日电 题:学者专访:勿为杂音噪音所扰 勿陷“预言的自我实现”

  中新社记者 刁海洋

资料图:美国总统特朗普。<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陈孟统 摄
资料图:美国总统特朗普。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自7月以来,美国国内先后出现两封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涉华联署公开信。两封信的主张迥异,引人深思。

  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24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与第一封信相比,第二封信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执笔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信中的许多言论只是情绪化表达,满篇充斥偏见和逻辑谬误。

  高飞所指的第二封信是美国一名前海军情报官员近日发表在一家网站的所谓公开信,参与联署的多为美国退役军官和前情报官员以及一些极端反华人士。在信中,作者肆意诋毁和指责中国内外政策,极力挑动中美冲突对抗。

  与此同时,美式傲慢与霸道也在这封信中随处可见。比如“中国没有变成我们希望的那样”,再如“在美国强权下的世界和平”等等。

  高飞对此评价道,这封信的总体“逻辑”是,中国是个“坏人”,中国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错误的、是别有用心的;而美国是一个“完人”,自身没有任何问题,毛病都是中国的。他说,“如果把中美关系的方方面面构建在这一逻辑上,那么这封信在学术上没有任何值得批驳的价值,完全是非理性的表达。”

  高飞认为,没必要过度关注这些非理性的民粹主义言论,但要防范这种声音对华盛顿政治圈产生影响。他说,中国要有战略定力,以理性应对非理性,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自身的发展道路。

  他说,过去4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中美关系可以在面临各种矛盾和摩擦的情况下取得非常重要的成功。中美关系不能脱钩,也不能走向分化的道路。中美双方有责任不让这样的局面上演。

  高飞指出,中美关系确实正在发生着结构性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源在于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他说,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增长促使美方一些人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他将中美比喻成两名马拉松选手,他说,“在100人的马拉松比赛中,领跑的美国不会在意其他98名选手,只会关注排在自己身后的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美国近期在各领域对华示强的原因。”

  他同时指出,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并不是一定导致冲突发生,“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中美关系。他说,有美国学者通过梳理历史形成“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很可能最终走向冲突”的观点,但实际情况是,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他表示,走向冲突不是中美的宿命,应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双方也有能力避免“预言的自我实现”。

  高飞说,虽然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很难用一种范式来概括,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美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他指出,中美应更加理性地看待对方,更加理性地看待双方的竞争与合作。

  高飞说,“中美可以合作的领域远远多于存在竞争的领域。”他强调,竞争并不一定是坏事,在竞争中共同发展是一件好事。中美要避免的是恶性竞争。(完)

【编辑:孟湘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